关注并标星电动星球News
每天打卡阅读
更深刻理解汽车产业变革
————————
出品:电动星球News
作者:蟹老板
两天前,我们在北京试驾了蔚来的 EC6。评测视频先奉上。
从个人角度来看,这次试驾有点姗姗来迟。身边很多朋友已经提了车,我也早早下了大定、确定了配置。
提了车的人还「不肯」借车给我飙,问起就是一句很香,「挑衅」意味颇重。
因而在接到蔚来关于 EC6 的首次媒体试驾邀请时,我还蛮期待,并在试驾时认真去 Check 了一些细节,于是就有了上面的视频和下面文章。
干脆直接说下观点:
1、这是蔚来第一代车型的第四款车,此前那些在配置表上打着「*」的配置,在 EC6 上大多落地了。
2、作为一款 Coupe 车型,EC6 在保留较好空间利用率的情况下,外观上具备「独特性」,说人话就是比较拉风。
3、标配 ibooster 2.0,EC6 的行驶质感相较于 ES8、ES6 有所提升,调校到一个更成熟状态。
4、 EC6 不是完美的。ES8、ES6 上的小问题它依然存在。
但总体而言,我还是觉得所有的等待是值得的。
作为 ES6 的孪生兄弟, EC6 与 ES6 最大的不同,在于外部造型。
EC6 是溜背设计,溜背角度是 17 度,与同级别的一些 Coupe 车型相比,会缓那么一点点。而整条弧线,还应该包括前风挡,其角度为 28 度。
试驾前 Workshop 上,蔚来产品经理说这样一条完整弧线,是产品、研发、市场等多部门「撕逼」后得出的。
他这样说时,我突然想起 EC6 正式披露前的一次小规模研讨。
当时看到 EC6 外形,我有疑惑:ES6 的造型与空间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对成熟的平衡点,Coupe 造型的 EC6 的后排头部空间相对于 ES6 会是一个弱点。小众车型,EC6 能卖多少?
但一年多以后,面对 ES6 与 EC6,我最终选了 EC6。蔚来负责人在前天 Workshop 上也透露,EC6 的大定数据超出他们预期。
我想了想,觉得最终选择 EC6 恰恰是因为它这条弧线。它让 EC6 在当下蔚来所有车型中,更具有「独特性」。
同样因为这条弧线,EC6 的后排头部空间虽然不如 ES6,但也不显得局促。
我 1 米 73 、比较胖,正襟危坐紧贴椅背,头部空间还有一指多两指,但到了 1 米 8 就比较极限了;
正常坐姿,头部空间大概有一拳。如果稍微有点葛优躺靠在椅背上,头部空间就会富裕。
这样的头部空间表现不仅仅因为有前17后28的弧线,还因为那块 2.1 平方、一直延展到后排的「穹顶全景天窗」。
北京秋日阳光下,这块天窗极大拓展了后排的空间感受。
说到天窗,再说下遮阳帘。
从数据来看,这块天窗好像不用遮阳帘。因为双层隔热玻璃,隔离了 83% 的热量和 99% 以上的紫外线。
但身在广州,我觉得还是要搞一块。嗯,蔚来惊喜商城 299 元的 EC6 天窗遮阳帘已经售罄了,请尽早补货。
最后,来说下车身颜色。
某人说,白色的 EC6 会显胖。白色车身,EC6 的线条、塑形比较难体现光线明暗变化,因而会显胖。
我看了下,觉得极空蓝的确更显瘦。自己选择的星灰也很棒。
但星灰这个色......北京车展前,蔚来在祥云小镇搞了一次 EC6 集中交付。十台车中有六台都是星灰,我刚提车的一位朋友也选了星灰。
这让我有点纠结,感觉会是街车色……

对了,还有座椅材质。
在 EC6 上,蔚来首次应用了Haptex 织物镶拼座椅,同时搭配了 Microcloud 纤云材质。我此前选了 Nappa 真皮,这次对比后,觉得多花两万元还是对的。当然,也因为在广州座椅通风太有用了。
02
续航与行驶质感
先说续航。
就在我们试驾 EC6 时,李斌在蔚来 EPClub 丽江年会上放了炮。
跟续航有关的主要有两点:
第一,100 kwh 电池组很快就要上线了;第二,蔚来正在研发 150 kw 电池组。
EC6 的实际续航表现,这次集中试驾我们没跑。原本应该跑下,但一条件不允许,二我选了 Baas 不是太在意。
但 100 kwh 电池组即将上线这个消息依然令我兴奋,因为 100 kwh 的 EC6 NEDC 续航会达到 615 KM,一个领先的、绝对够用的数值。
我就等 100 kwh 的 Bass 政策好了。需要长途时,租块 100 kwh 的不就完事了?
至于具体会怎样?到时我再写一个。
接着说行驶质感。
其实视频中也说了,个人觉得有所提升的地方主要有两点。
第一,方向盘的手感。
EC6 的方向盘比 ES8 的重,比 ES6 的要轻。转向时的感觉是虚位会更少,施加在方向盘上的力度与转动的角度对应得更为精准。
其次,是急加速的电门反馈,前段会更为平滑。
不是那种延迟 0.5 秒的感觉,而是前段提速调校得更贴合人体感知的那种。
最后,说下动能回收。
ibooster 2.0 标配了,EC6 动能回收即使在标准也不会显得顿挫。我一直不太喜欢单踏板模式。它的一大弊端是很多时候会不知道到底踩的是电门还是刹车。
至于底盘悬挂。在高速情况下,EC6 一如既往的蔚来,提速快车身稳。至于不同路况下的感受,我们回头长测时再说。
在文章开头,我说「此前那些在配置表上打着「*」的配置,在 EC6 上大多完全落地了。」*
这句话,主要指的是智能配置。
从此前数字体验升级计划到 NIOPilot 的全量推送,再到前不久推出的 NOP 领航辅助, EC6 的交付可以说是恰逢其实。
不说「生而成熟」,就这一代传感器配置而言,大体可以说一句「成熟」。
这体现在蔚来的软硬件结合的能力上。EC6 全车 5 个功能域、35 个车辆电子控制单元 (ECU)均支持 OTA 更新。这在当下量产交付的车型中,是领先的。

当然,还要说下 NOP 。
这一次试驾的 NOP 表现,跟一个月前的工程版相比是有明显进步的。
主动变道更积极了是一;侧后方有车逼近时的变道更稳定是二。
尤其第二点。我们在试驾时遭遇到侧后方连续两三台车逼近的情况。EC6 打了转向灯后连续避让,最后成功变道。
当时车辆给我的体验,是要打个高分的。
昨天,蔚来还就 FOTA 两周年发布了官方推文。相关的用户评论,点赞与吐槽都看了,计划后续采访一些人,好好聊下这话题。
最后,再次重申 EC6 不是完美的。
一则因为没有完美的车;二则因为ES8、ES6 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在 EC6 上有所体现。譬如 360 倒后影像的问题;又譬如,可能存在的联网问题(这个我们试驾时没感受到,有提了 EC6 的不妨说一说);还譬如,Nomi 的语音能力。
这里还是要鞭策下。因为持续进化、常用常新是我们对蔚来的期待,期待 12 月提车。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