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全球仅有的两家(另一家是苹果)能够为自有生态系统提供软硬件解决方案的公司之一,”华为英国消费者业务负责人表示,这是我们的长期战略。
这背后隐藏着华为的未来战略——一场由操作系统作为基础,覆盖手机、汽车、智慧屏、智能穿戴等大众消费业务的生态体系建设持久战。
华为希望开辟第三条道路,为iOS和安卓系统提供替代选择。让安卓以外的用户使用自己的操作系统,这一计划可以说就像苹果公司打造自有生态系统一样。
到目前为止,全球只有两家大公司拥有生态系统——苹果公司和谷歌公司。“再来一家也不成问题。在任何行业,三个顶级玩家都是合理的。”华为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十年来,全球移动操作系统的版图一直没有发生过大的变化。这可能是华为最好的选择,但这是一个大胆的举动。
一、5G闪电战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数据显示,中国在今年上半年建造了逾25万个新的5G基站,到6月底,中国已建设开通超过40万个5G基站,中国连到网上的5G终端数有6600万部。
在前期5G智能网联汽车示范的基础上,北京时间7月3日晚11:00,随着TSG RAN#88次会议结束,国际标准化组织3GPP宣布5G标准第二版规范Release 16冻结。
Release-16是第一个完整的5G标准,为各种行业应用考虑了低成本、高效率和可靠性等因素。此前,5G大部分仍处于试用阶段。
这意味着,一个全新的5G汽车时代正式开启。
自2019年4月发布全球首款5G车载模组MH5000以来,华为已经向生态圈伙伴与众多车企提供了5G车载模组MH5000、5G车载终端T-Box平台等产品和技术,支撑5G汽车以及5G+C-V2X智能网联的应用创新。
今年以来,包括上汽、北汽、广汽等多家自主品牌车企已经陆续官宣今年上市的新一代5G车型将搭载华为巴龙5000芯片。
这是华为率先切入智能网联汽车时代的杀手锏之一,量产车型时间点已经把全球车载5G芯片的另一个巨头高通拉开一个身位。此前,高通在国内首个5G车型合作伙伴吉利的计划是2021年量产。
华为还在今年早些时候联合一汽集团、长安汽车、东风集团、上汽集团等首批18家车企,正式发布成立“5G汽车生态圈”,加速5G技术在汽车产业的商用进程。
“在与许多行业进行了交谈后,我们发现仅凭这一功能就可以满足他们的许多需求,只需要稍加调整。”华为轮值董事长郭平表示。
华为下一步将与行业合作伙伴在应用领域合作,通过利用其网络、云、人工智能和设备能力“帮助我们的客户释放5G的潜力”。
以最擅长的通讯业务切入汽车,华为的下一步要打造整车电子架构,命名为CC架构。而车载5G业务的快速启动,为后续其他车载业务的导入,奠定了基础。
相比传统的汽车E/E架构,华为的CC架构将车辆分为智能座舱、整车控制和智能驾驶三大部分,分别对应三大平台,并通过芯片+操作系统,将每个平台都设计成一个生态系统。
此外,CC架构首次在全球提出计算+通信的汽车未来架构概念,这其中,就包括华为已经投资的车载以太网芯片,在此之前,车载以太网也是几乎被外资供应商垄断的市场。
二、OS持久战
今年2月24日晚,华为在巴塞罗那重磅亮相华为HMS(HUAWEI Mobile Services)生态。这一次,华为把自己和谷歌、苹果列为开发者与用户之间的三个选择之一。
华为HMS Core是华为终端云服务、移动服务开放能力的合集,是为应用开发提供基础服务的平台,可以帮助开发者快速开发、快速增长、灵活变现,实现一点接入、全球全场景全终端的智慧分发。
背后,是华为终端芯-端-云能力,包含一整套开放的HMS Apps、HMS Core、HMS Capabilities、HMS Connect,以及相应的开发、测试的IDE工具。
此后,华为公司多次强调,2020年华为将全力打造HMS生态,并形成“自研芯片+鸿蒙OS”的新体系。软件生态已经成为华为终端的头等推进目标。
“我们现在有160万名开发人员和数千名华为工程师合作,以增强HMS经验。”上述负责人表示,“我们有自己的服务作为谷歌的替代品。”
目前,华为已经推出了华为音乐和华为视频,其已经与美国最大的三家音乐公司合作。如果你在未来几个月看到华为地图,你不会感到惊讶。
去年,华为推出了“1+8+N”战略。
“1”指的是智能手机,它是生态系统的核心,“是最重要的设备,也是消费者使用最多的华为设备,”上述负责人表示。
在这周围是由HMS连接的“8”,它们都运行相同的操作系统(鸿蒙OS),包括个人电脑、电视、可穿戴、汽车等等。
然后是“N”,任何物联网设备都可以通过HiLink进入华为的生态系统……
对硬件和软件的控制意味着,华为可以提供更多的应用和服务,更多的附加值……优势在于,华为已经在全球拥有6亿终端用户。
就在几天前,华为在走向独立的道路上又迈出了一步,宣布了基于鸿蒙OS的三个新的汽车操作系统,分别应用于座舱、智能驾驶及智能车控。
第一个名为HOS,类似当前安卓汽车操作系统的模式,为信息娱乐系统提供语音控制、视觉识别和音频优化等功能,为用户提供互动体验。
第二个是,拥有EAL 5+和ASIL-D安全认证的AOS,支撑智能驾驶。最后,VOS是一个开放源码系统,对整个车辆进行智能管理。
华为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总裁王军看来,车载系统将重新定义汽车,这些服务会为用户与车企持续创造新价值。
如果说,之前华为HiCar是在汽车行业打通手机与车机的一次试水,或者是Android Auto、Carplay的一次升级(华为HiCar充分调用手机算力来支持车载应用),那么鸿蒙OS则是Android Automotive OS的强有力竞争对手。
在此之前,Android Automotive OS已经拿下了包括沃尔沃汽车、雷诺日产联盟、通用汽车、奥迪以及PSA集团五家汽车制造商客户。
而鸿蒙OS初期显然意在支持国产自主品牌,同时也可以成为这些外资巨头在中国本地合资品牌车型的OS备选项。毕竟,安卓车载应用生态的核心服务,在中国仍然无法落地。
此外,在智能汽车相关硬件方面,不管是芯片还是传感器,任何一家公司都无法在汽车行业形成绝对的垄断。
当然,这是一场五到十年的马拉松。
如果华为围绕智能手机建立其整个战略,购买其智能手机的消费者将会购买电脑、电视和可穿戴设备,那么如果这些产品的销售增量“遭遇天花板”会发生什么?
结果,可能是华为汽车。要知道,苹果汽车可能会在两三年后正式亮相,届时,我们会看到真正的巨头大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