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 月 7 日,小鹏汽车正式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提交了 IPO 招股书。对于外部人士而言,IPO 招股书是了解创业公司发展现状的一个重要渠道。
这让我们有机会集齐蔚来、理想和小鹏三大头部新造车公司的 IPO 招股书进行比较。
此外,我也找来了特斯拉十年前的提交的IPO 招股书。当然,由于产业发展成熟度、所处市场环境等的不同,特斯拉与上述 3 家公司并没有太多可比性,权当一个彩蛋,仅供参考。
蔚来
通过提供优质的智能电动汽车并成为最佳用户企业来创造愉悦的生活方式
理想
用科技改变出行,让更多人受益
小鹏
利用技术和数据驱动转型智能电动汽车,塑造未来的移动出行体验
特斯拉
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蔚来
我们是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先驱。
我们设计、联合制造和销售智能和互联的优质电动汽车,从而推动下一代技术在互联、自动驾驶和人工智能方面的创新,以重新定义用户体验。我们旨在为用户提供全面、便捷和创新的充电解决方案以及其他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
理想
我们是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创新者。
我们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高级智能电动 SUV。通过我们的产品、技术和商业模式创新,我们为中国家庭提供了安全、便捷和经济高效的出行解决方案。我们是中国首个成功商业化增程电动汽车的公司。
小鹏
我们是中国领先的智能电动汽车公司之一。我们在中国设计、开发、制造和销售智能电动汽车。
特斯拉
我们设计、制造和销售高性能的纯电动汽车和先进的电动汽车动力总成组件。
我们是第一家也是目前唯一一家商业生产符合联邦法规的高速公路电动汽车Tesla Roadster 的公司。
蔚来
截至 2018 年 7 月 31 日,在蔚来的主要股东中:
-
蔚来汽车 CEO 李斌持股 17.2%
-
腾讯持股 15.2%
-
高瓴资本持股7.5%
-
董事李想持股 1.7%
-
前蔚来汽车首席发展官、北美 CEO Padmasree Warrior 持股 1.4%
-
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前蔚来 CFO 谢东萤、前蔚来电动力工程高级副总裁黄晨东、蔚来产品及项目管理执行副总裁周欣、前蔚来财务副总裁汪东宁持股均低于 1%
理想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在理想的主要股东中:
-
理想汽车 CEO 李想持股 25.1%
-
美团 CEO 王兴持股 23.5%
-
汽车之家联合创始人樊铮持股 6.1%
-
理想汽车总裁沈亚楠持股 1.1%
-
理想汽车 CFO 李铁持股 1%
小鹏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在小鹏的主要股东中:
-
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持股 31.6%
-
阿里巴巴持股 14.4%
-
IDG 资本持股 6.2%
-
小鹏汽车总裁夏珩持股 4.9%
-
晨兴资本持股 4.2%
-
GGV纪源资本持股 3.8%
-
大钲资本持股 3.5%
-
春花资本持股 3.2%
-
小鹏副董事长、总裁顾宏地持股 2.8%
-
小鹏副总裁何涛持股 1.6%
特斯拉
无
蔚来
截至 2018 年 6 月 30 日,蔚来员工总数为 6231 名,按照不同地区和职能划分:
-
中国用户体验(销售、市场营销与服务)团队 1994 名
-
中国产品开发团队 564 名,制造团队 1789 名
-
中国一般及行政支持团队 520 名
-
中国软件设计团队 600 名
-
美国加州的设计与研发团队 444 名、一般行政团队 74 名
-
德国慕尼黑设计部门 132 名、其余支持团队 35 名
-
英国伦敦管理及财务等团队 14 名、牛津工厂团队 60 名、多宁顿团队 5 名
理想
截至 2019 年 12 月 31 日,理想员工总数为 2628 名,按照不同职能划分:
-
研发部门 1005 名(超 390 名员工从事智能化相关技术研发)
-
制造部门 1003 名
-
销售与营销部门 475 名
-
一般及行政支持部门 145 名
小鹏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小鹏员工总数为 3676 名,按照不同职能划分:
-
研发部门 1569 名
-
销售与营销部门 1151 名
-
制造部门 617 名
-
一般及行政支持部门 77 名
-
运营部门 262 名
特斯拉
截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特斯拉员工总数 514 名,按照不同职能划分:
-
研发部门 120 名
-
制造部门 142 名
-
销售与营销部门 83 名
-
车辆设计与工程部门 71 名
-
服务部门 35 名
-
一般及行政支持部门 63 名
蔚来
蔚来于 2018 年 6 月 20 日开始交付旗下首款量产车型、纯电动 7 座 SUV 蔚来 ES8,并计划于 2019 年上半年开始交付第二款量产车、5 座 SUV 蔚来 ES6。此外,蔚来计划于 2020 年推出首款轿车 ET7。
蔚来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每年推出一种新的车型,覆盖中国高端电动汽车市场的不同细分市场。蔚来还计划持续升级已有的车型,每一或两年对相关车型进行更新,每三年进行一次主要车型的重新设计或升级。
下图是蔚来 IPO 招股书中提供的中国纯电动 SUV的市场格局:
理想
为了应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面临的挑战,理想开发了专有的 EREV 技术并将其应用于其首款六座大型 SUV 理想 ONE。
理想计划在 2022 年推出全尺寸高级电动 SUV。它正在开发中,将配备理想下一代 EREV 动力总成。借助下一代 EREV 技术,理想旨在提高系统的能效并减小其尺寸,以增加车辆的可用内部空间。
理想还计划开发具有新型 EREV 动力总成和智能技术的新型汽车,包括中型和紧凑型 SUV 车型,以瞄准更广阔的 SUV 市场。
理想致力于满足中国家庭的出行需求。为此,理想战略性地将重点放在价格在 150,000 人民币(约 21,000 美元)至 500,000 人民币(约 70,000 美元)之间的 SUV 领域。
小鹏
小鹏分别基于两个高度灵活的智能电动平台 David 和 Edward 开发了两个车型小鹏 G3 和 P7。David 平台专为轴距为 2600 毫米至 2800 毫米的车辆而设计,而 Edward 平台专为轴距为 2800 毫米至 3100 毫米的车辆而设计。
小鹏打算通过每年推出一款智能电动汽车来扩展其产品范围,以拓宽小鹏的目标市场并捕获对智能电动汽车的额外需求。小鹏计划在未来两年基于两个平台推出两款新车型。
具体来说,小鹏的第三款车型是基于 David 平台的轿车,小鹏计划在 2021 年底前推出第三款车型,该车型与 G3 同平台,但轴距比 G3 长,与 G3 共享大约 70% 的组件。小鹏的第四个车型是基于 Edward 平台的 SUV。
通过这两个平台,小鹏计划在中国乘用车市场的中高端市场中提供满足不同客户喜好的产品,以扩展其产品组合。
小鹏希望吸引中国庞大且不断增长的精通技术的中产阶级消费者,其智能电动汽车的价格在人民币 150,000 至 300,000 元之间。
特斯拉
特斯拉正在制造和销售其第一款量产车 Tesla Roadster。此外,特斯拉正在设计第二款车型 Model S,目前计划在 2012 年开始生产 Model S。
特斯拉打算设计具有适应性平台架构和通用电动动力总成,以便可以使用 Model S 的平台来创建未来的电动车型,例如 SUV、厢式车或双门轿跑车。
特斯拉认为,Tesla Roadster 在高端运动车市场上与高级跑车和双门跑车竞争。
根据 CSM Worldwide 的统计,2008 年,保时捷 911、雪佛兰克尔维特、捷豹 XK 以及梅赛德斯 SL 和 SLK 在北美和欧洲的汽车销量合计约为 97,000 辆。
在美国,价格从梅赛德斯 SLK 的约 47,000 美元到 911 Turbo Cabriolet 的 140,700 美元不等。
特斯拉相信,正在开发中的 ModelS 的功能、性能、样式、能效和总拥有成本的结合将吸引来自多个市场领域的买家,包括低、中、高档三大市场。
根据 CSM Worldwide,奥迪 A3、A4、A6 和 A8,宝马 3 系、5 系和 7 系,雷克萨斯 IS、ES、GS 和 LS、沃尔沃 S40、S60、S80、V50 和 V70 / XC70 以及梅赛德斯 C 级、CLS、E 级和 S 级共同构成了在美国的约 210 万辆汽车的市场规模。
在美国,价格从 29,000 美元(沃尔沃 S40)到 96,000 美元(奥迪 S8(奥迪A8的高性能版本))不等。
蔚来
蔚来于 2018 年 6 月 28 日开始向用户交付其首款量产车型蔚来 ES8。截至 2018 年 7 月 31 日,蔚来收到了超过 17,000 个 ES8 的订单。
2018 年 6 月,蔚来录得收入人民币 4,600 万元(约合 700 万美元),主要包括车辆销售收入、服务收入(包括充电解决方案、能源无忧和一键加电等)。
2017 年 11 月,蔚来在北京开设了第一家 NIO House。截至 2018 年 7 月 31日,蔚来在上海、北京、南京、广州、杭州各有 2、2、1、1、1 家 NIO House。
截至 2018 年 7 月 31 日,蔚来在 32 个城市设有 53 个授权服务中心。蔚来已在上海建立了车辆配送中心,并正在北京、广州、深圳、成都、合肥、杭州、南京、苏州和武汉建设配送中心。
蔚来根据用户需求在 21 个城市部署了 25 辆移动服务车。此后,蔚来还计划根据用户需求增加覆盖范围。
理想
理想于 2019 年 11 月开始量产理想 ONE,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理想已交付 10,400 台理想 ONE。
截至 2020 年 3 月 31 日,理想在中国主要城市拥有 15 家零售店、16 个交付和服务中心。交付和服务中心支持进行交付,维保和修理。
小鹏
小鹏于 2018 年 11 月开始生产 G3,2020 年 5 月开始交付 P7,截至 2020 年 7 月 31 日,小鹏向用户交付了 18,741 台 G3、1,966 台 P7。
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小鹏的实体销售和服务网络由 147 个商店和服务中心组成,覆盖中国 52 个主要城市。在这 147 个网点中:
-
100 个商店,包括 40 个直营店和 60 个特许商店;
-
47 个服务中心,包括 4 个直营服务中心和 43 个特许服务中心
特斯拉
截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特斯拉向用户交付了 937 辆量产车,几乎所有这些车都销往美国和欧洲。
截至 2009 年 12 月 31 日,特斯拉在美国和欧洲开设了 10 家直营商店,分别位于博尔德、芝加哥、洛杉矶、门罗帕克、迈阿密、纽约、西雅图、伦敦、摩纳哥和慕尼黑。
大多数特斯拉商店都支持为其电动汽车提供服务。在美国,特斯拉还通过名为 Tesla Rangers 的移动服务技术人员,为不在商店附近的用户提供服务。从用户的车辆所在地到最近的特斯拉商店,Tesla Rangers 技术人员的往返行程向客户收取每英里 1 美元的费用。
蔚来、理想、小鹏、特斯拉,每一家公司的使命、定位、产品策略乃至整个公司的排兵布阵都全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相比传统车企,他们的平均用户满意度或多或少要高那么一点点。
这个细节,或许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行业未来的方向。
最后留一个问题评论区竞猜:十年后,蔚来、理想、小鹏的座次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谁会是最终的 Top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