佐思汽研发布《2020年戴姆勒新四化布局和战略研究报告》。
2020年全球汽车市场遭遇新的挑战,百年车企戴姆勒进入新一轮调整,新四化的战略地位更加凸显。
- 调整组织架构,形成三大独立的股份公司:梅赛德斯-奔驰股份公司(Mercedes-Benz AG)、 戴姆勒卡车股份公司(Daimler Truck AG)以及戴姆勒移动股份公司(Daimler Mobility AG),集中发力移动出行。
二、削减
- 削减员工:继2019年裁员1万人、削减14亿欧元开支之后,2020年削减支出金额上调至20亿欧元,意味着将裁掉更多员工。
- 削减平台:停产X级皮卡、S级COUPE轿跑版和敞篷版,正在考虑砍掉B级车,以及燃油车制造平台,实现车型精简。
三、投资
- 2019年投入研发资金97亿欧元,后续投资将维持在这一水平。
- 投入100亿欧元研发电动汽车产品EQ系列。
- 投入10亿欧元构建全球电池生产网络,其中9亿人民币投向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孚能科技。
电动化:2022年将布局10余款纯电动汽车
戴姆勒制定了详细的电动汽车规划,到2022年将在全球范围内布局超过10余款纯电动车型。此外,其还将推出超过130款电动化产品,动力涵盖48伏智能电机系统、插电式混合动力、动力电池或燃料电池等各类型,实现整个梅赛德斯-奔驰产品阵容的电动化。
具体到每个板块。
乘用车领域:
- 2022年,为奔驰所有车型提供电动车版本
- 2025年,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25%
- 2030年,混合动力或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达50%
- 2039年,新乘用车达到二氧化碳中和目标
商用车领域:
- 2022年,所有核心地区都将生产电动车
- 2029年之前,以氢为动力的汽车实现量产
- 2039年,欧洲、日本和北美市场的新型卡车和公共汽车将实现二氧化碳中和目标
自动化:L3级Drive Pilot即将上市
目前,奔驰L2级ADAS系统Intelligent Drive next Level已实现量产,典型方案是双目摄像头*1(挡风玻璃顶部)+单目摄像头*4(前后各1个,两个后视镜上各1个)+LRR*1(车前)+角雷达*4(4角)+12个超声波(前后各6个),主要应用于高端车型,可实现Distance Pilot Distronic(车距保持)、Active Lane Change Assist(自动变道辅助系统)、主动制动辅助系统(Active Brake Assist)、避开转向辅助系统( Evasive Steering Assist)等功能。
2020年,奔驰L3级自动驾驶系统Drive Pilot将上市,主要功能:自动驾驶最高时速128km/h, “启停”功能ACC(上限拓展至209km/h),可根据限速标识自行减速,支持主动并线、车道保持、自动紧急制动和交叉路口制动辅助等功能。
Drive Pilot首搭车型:奔驰全新换代S级(2020);第二款:奔驰C级(2021)。未来将逐步延伸至E级,甚至A级。
网联化:MY MBUX更加注重人机交互体验
奔驰车载信息服务系统主要经历三个时代,Audio时代,主要满足车内简单信息需求;COMAND时代,注重响应用户信息娱乐方面各种命令;MBUX时代,重心转移到人机交互体验上。
2020年7月发布的最新一代MY MBUX,人机交互更加智能化和多样化。在屏幕样式上,一改MBUX时代双联屏的特色,采用一块12.8英寸中控竖屏,以及12.3英寸裸眼3D仪表、超大尺寸AR HUD、后排3屏,实现多屏联动。交互方式上,语音支持27种语言的自然语言理解、多轮对话以及特定场景下免唤醒,车内摄像头集成MBUXInterior Assist,可进行面部识别、手势识别,实现驾驶员状态监测、检查儿童座椅连接状态,响应手势命令等功能。
共享化:再次发力高端出行
2019年起,戴姆勒与宝马合作的共享出行业务陷入经营困境,CEO离职、业务逐渐萎缩。
- 共享汽车服务Share Now,2019年其旗下的共享汽车业务Car2Go先后退出中国和美国市场。
- 基于智能手机的路线管理和预订服务Reach Now,2019年停止在北美的乘车服务运营,将专注于多模式平台开发。
- 共享出行服务Free Now,2020年为抵消疫情带来的影响,与戴姆勒收购的另一家打车公司Kapten重组合并。重组后两公司合并为一个品牌,保留一个APP和一个管理团队,以降低运营成本。
吉利成为戴姆勒共享出行领域重要合作伙伴,2019年12月,双方合作的出行品牌“耀出行” 在杭州正式启动。前期服务车队将投入100辆高端专车,包括梅赛德斯-奔驰S级轿车、E级轿车和V级MPV等车型,聚焦高端出行服务市场。2020年起,“耀出行”将在中国其它主要城市投入运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