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摘要:
1. 特斯拉Model S EPA续航里程超过400英里
2. 蔚来宣布完成约4.3亿美元融资
3. 比亚迪半导体再引入30家战略投资者增资8亿元
4. 上汽通用年内将推出首款纯电SUV
5. 小鹏汽车计划推出中大型SUV车型
6. 理想ONE:1-5月新能源中大型SUV销量第一
7. 地平线获Waymo数据集挑战赛四项第一
8. 全球公共充电桩数量达86.2万个,中国占6成
9. 滴滴货运服务23日正式上线
10. 外媒:特斯拉在华征集新车型设计方案
要闻解读
1.特斯拉Model S EPA续航里程超过400英里
当地时间6月15日,特斯拉官网发布声明称,即日起,所有北美Model S长续航升级版本车辆均具有美国国家环境保护局(EPA)官方规定的402英里(约647公里)续航,与具有相同电池组设计的2019 Model S 100D相比,续驶里程增加了近20%。
解读:在此之前,特斯拉Model S长续航Plus版本的EPA续航里程为390英里,在此次经过优化之后,增加了12英里首次突破400英里,约为643.7公里。
美国的EPA测试标准,是国际上最接近真实使用场景的续航里程测试标准,严苛程度高于欧洲使用的WLTP标准,而WLTP标准又高于中国现行的NEDC标准。
按照这个标准,特斯拉Model S长续航版本的百公里电耗为15.54度。
官方指出,续航里程之所以能够提升的原因在于:
-
减重。主要是通过重新设计座椅来降低座椅重量,降低电池组重量以及降低电驱动总成的重量达成。
-
降低滚阻和风阻。据称特斯拉推出了一款名为Tempest的低滚阻轮胎和一定程度上也能优化风阻系数,提升了续航里程。
-
-
电驱动系统的效率再度得到提升,前驱的永磁同步电机的减速器遭到优化。
在国内,国产特斯拉Model 3长续航版本的一次充电的NEDC行驶里程也达到668km。
国产车型小鹏P7,更是让一款车型的NEDC续航里程达到了706km,创下了国内车型续航里程的冠军。
2020年6月11日,小鹏汽车通过优化BMS的软件,提升了一些车型的续航里程,包括后驱长续航版的里程从568km提升到了586km;后续超长续航版从656km提升到了670km。
与此同时,即将上市的比亚迪汉的续航里程均为605km。
这使得纯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全面进入了600公里时代。在2020年,一些续航里程没有达到500公里的车型产品,在竞争中将会处于被动局面。
续航里程之间的竞争,对于消费者而言,是好事;对于整个智能电动车产业而言,这将会加快电动普及的速度。
当然了,特斯拉Model S是时候要换代了,关于续航的小修补,不足以支撑这款车型的销量。
6月16日消息,据国外媒体报道,当地时间周一,蔚来汽车(NIO)宣布完成7200万股美国存托股票(ADS)的发行,每股ADS的交易价格为5.95美元,募资约4.3亿美元。
解读:6月10日,蔚来汽车宣布公司将发行6000万股ADS,发行价拟定为5.97美元(蔚来汽车6月8日收盘价),预计此次募资净收入达3.442亿美元。
最终蔚来汽车完成7200万股ADS,比最初公布的发行数增加20%,总募资约4.3亿美元(约30亿元人民币)。
换电模式得到政策支持以及连续3个月销量环比增长,给蔚来带了本次增发的契机。
同时此次增发也主要是为了应对蔚来中国的“对赌协议”。
合肥政府虽然在最艰难的时刻向蔚来伸出了橄榄枝,但此橄榄枝也“明码标价”。
4月29日,蔚来与合肥建设、国投招商和安徽省高新产投达成最终协议,各方将向蔚来中国注资112.6亿元,其中蔚来汽车向蔚来中国注资42.6亿元,而合肥建设、国投招商和安徽高新产投将联合投资70亿元。
在股权结构上,蔚来汽车占有蔚来中国75.9%股份,而上述三家战略投资方将占股24.1%。
一期:战投方35亿元,蔚来12.78亿元,交易结束5个工作日内,但部分战投方还有个别期限,最晚的不迟于今年9月30日;
二期:战投方15亿元,蔚来12.78亿元,不晚于今年6月30日;
三期:战投方10亿元,蔚来8.52亿元,不晚于今年9月30日;
四期,战投方5亿元,蔚来4.26亿元,不晚于今年12月31日;
五期,战投方5亿元,蔚来4.26亿元,不晚于2021年3月31日。
而在本次招股书中,蔚来汽车提到,战略投资者在特定情况下有权要求蔚来汽车回购蔚来中国的股份,赎回价格为战略投资者的投资总额并以年利率8.5%计算利息。
-
蔚来中国在受到战略投资者一期全部投资后60个月内未能完成IPO(上市地点需全体股东认可);
-
蔚来中国在收到战略投资者一期全部投资后48个月内未提交IPO申请;
-
公司股东要求蔚来或李斌赎回公司股份,导致蔚来汽车或蔚来中国的控制权发生变化;
-
蔚来汽车未能在一期全部投资注入后一年内对蔚来中国注入资产,或蔚来汽车未能在2021年3月31日前将资金注入蔚来中国;
-
蔚来中国在收到战略投资一期全部投资后,连续两年汽车交付量低于2万辆;
且在销量方面,蔚来1-5月累计交付已达到10429辆;渠道方面,截至5月,蔚来已在全国开设106家门店,销售网络覆盖全国71个城市;车型方面,蔚来还将在今年下半年推出EC6走量车型;以目前形势来看,连续两年交付2万辆对于蔚来应该问题不大;
5月28日,蔚来Q1业绩会上,李斌便释放了在国内资本市场上市的信号,称蔚来具备在中国资本市场IPO的可能性,后续会根据资本市场,包括中国资本市场的情况做综合的决策。
6月15日,比亚迪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比亚迪半导体以增资扩股方式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小米长江产业基金、联想长江科技产业基金等30家。本轮投资者按照投前估值人民币75亿元,拟向比亚迪半导体合计增资8亿元,合计取得比亚迪半导体增资扩股后7.8%股权。
解读:短短20天,比亚迪半导体拿到了27亿的融资,投后估值102亿元。
前后一共有44家公司参与了投资,在本次增资扩股完成以后,比亚迪持有比亚迪半导体的股权降至72.3%。
相对于5月26日的投资以投资机构为主,本次的投资以比亚迪半导体未来可能的上下游合作方为主。
30个投资者一共拿出8亿元,多数企业投资金额不大,更多是出于战略的考量。
例如SK集团、小米、联想、上汽产投、北汽产投、深圳华强、蓝海华腾、英威腾等,未来在产业链上和比亚迪半导体都可能会有相应的协作、合作。
2020年1月21日,深圳比亚迪微电子有限公司改名为比亚迪半导体有限公司。目前产品主要覆盖功率半导体、IGBT功率模块、电源管理IC、CMOS图像传感器等。
其中,最核心的产品是车规级IGBT产品。IGBT控制驱动系统直、交流电的转换,它的性能决定了电动车扭矩、最大输出功率以及输出效率等核心指标,影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输出和续航水平。
比亚迪从2009年开始量产IGBT产品以来,已经在IGBT领域拥有全产业链的能力,包括设计、制造、封装、测试等,并且拥有自有晶圆厂。
根据NE时代报道的数据,2019年国内乘用车市场的IGBT模块供应,英飞凌的市占率达到58.2%。比亚迪的市占率为18%,位列第二,主要以自用为主。国内其他厂商在这个领域几乎没有份额。
目前,比亚迪还正在布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SiC,即将发售的比亚迪汉上将会搭载比亚迪自主研发并制造的SiC MOSFET。
IGBT和SiC MOSFET都属于功率半导体,设计门槛高、制造技术难、投资大,并且依赖规模效应。
比亚迪分拆半导体业务,引入更多的投资者和合作伙伴,有利于其扩大业务规模,降低单位成本,从而提高竞争力。
102亿元的投后估值,并不高。这两轮进入的战略投资者们,享受了比亚迪半导体对外开放初期低估值的红利。
2020年6月16日上汽通用汽车别克品牌今天宣布,将于年内推出品牌首款纯电动SUV,中文命名为别克微蓝7。作为一款紧凑型纯电动SUV,别克微蓝7基于通用汽车全新电动车平台打造,配备LG动力电池,NEDC续航里程达到500公里。
解读:微蓝7是上汽通用别克的第二款纯电动车,也是首款SUV。
微蓝7是一款小型SUV,车身尺寸长、宽、高分别为4264*1767*1616毫米,轴距为2675毫米,整体车身尺寸略小于别克昂科拉。但是作为纯电动平台产品,底盘布局更为紧凑,轴距要高比昂科拉长,与昂科拉GX相近。
与目前新能源市场上的车型相比,微蓝7的尺寸与比亚迪元相近,略小于小鹏G3。
微蓝7与中国市场特供的别克微蓝6,雪佛兰畅巡不同,是通用汽车的纯电动平台BEV 2平台下的产品,BEV 2是一个小型电动车平台,在美国还会量产雪佛兰版Bolt车型。
目前通用正在大力推进通用性更广、应用规模更大的BEV 3平台,但是BEV 3平台的产品预计要在2022年底才能面世。BEV 2平台的出现主要是作为市场过渡,弥补在BEV 3平台之前纯电动产品不足,以及新能源积分问题。
由于BEV 2平台并没有使用通用开发的BEV 3平台,因此电芯并没有使用LG化学和通用合作开发的Ultrium电池。
根据工信部之前发布的公告信息,新车使用LG化学提供的三元锂电池,但是133Wh/kg的系统能量密度并不高,甚至低于上汽通用在雪佛兰畅巡上搭载的宁德时代的电池,该车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为140Wh/kg。目前通用官方没有公布微蓝7具体电芯的类型。
虽然电池系统能量密度不高,但是得益于纯电动平台的设计,以及更小的车身尺寸以及整体重量,其电耗水平并不高,百公里电耗为13.1kWh/100km,因此NEDC续航水平达到了500公里。
新车搭载了新型电机,电机峰值功率达到130kW,高于雪佛兰畅巡搭载的110kW的电机,通用称其为新一代别克eMotion电驱系统。
在目前500公里续航级别的新能源市场,别克微蓝7的主要竞争对手是自主品牌和新势力的产品。
与市场竞品相比,新车在车型尺寸上处于比较明显的劣势,动力输出也不占优势。别克品牌和渠道可能是其最大的优势。
目前新车还在预热阶段,官方还没有公布具体的上市时间和价格,但是新车的续航和电机性能要高于之前发布的别克微蓝6以及雪佛兰畅巡,按照别克的定价体系,最终售价可能要高于以上两款车型,与市场主要竞品相比,别克微蓝7性价比可能并不高。
6月15日晚,小鹏汽车CEO何小鹏在抖音直播时表示,小鹏汽车未来有推出中大型SUV车型的计划。目前小鹏P7销量远超他的想象,前期产能2000辆/月,现在产能正在爬升中。
解读:早在2019年3月,就有媒体曝出,小鹏汽车将在2021 年-2022 年推出第三款车型,定位为SUV。
截至目前,小鹏汽车发售了两款车,一款是紧凑型SUV—G3,另一款是刚刚上市的小鹏P7,定位为B级轿车。在小鹏的产品序列中,大中型SUV尚属空白。
目前头部的新兴车企中,理想ONE和蔚来的产品都是从中大型SUV切入。
在中国,中大型SUV普遍有着30%以上的溢价,有些车型的溢价甚至高达50%。
例如,宝马三系在国内的售价在29.39-40.99万元,同级别的SUV—宝马X3售价则在38.98-47.98万元之间。而在海外市场,二者的售价不相上下。
对于新兴车企来讲,获得更高的利润是继续生存下去的保障。中大型SUV和溢价能力更低的轿车相比,无疑是更好的选择。
小鹏的首款车型G3,2019年累计销量16608辆,今年1—4月,G3累计销量2427。
4月27日,小鹏汽车的第二款车型P7正式上市,这是小鹏汽车的一款重磅产品,被看作是Model 3的有力竞争对手。
而小鹏这款中大型SUV的推出,意味着中国本土的造车新势力三强将真正开始正面较量。
6.理想ONE:1-5月新能源中大型SUV销量第一
6月16日消息,中汽零售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中大型SUV 1-5月销量排行榜中,理想ONE以7775辆的销量排名第一。
此外,第10000辆理想ONE于6月16日在理想汽车常州基地完成交付。自2019年12月正式开始交付以来,理想汽车仅用六个半月的时间就完成了第一个10000辆的交付,其中包含了春节假期和疫情的特殊时期,创下了中外造车新势力全新车型的最快交付10000辆的纪录。
美国当地时间6月15日,Alphabet自动驾驶公司Waymo在CVPR2020自动驾驶Workshop上揭晓Waymo开放数据集挑战赛的结果,边缘AI芯片企业地平线获5项挑战中的4项全球第一。
6月16日,据外媒报道,根据国际能源署(IEA)近期发表的《全球电动汽车展望》,2019年电动汽车的公共充电桩数量跃升60%,是过去三年来最大增幅,并超过了电动汽车本身的销量增幅。具体来说,全球慢充和快充充电桩数量达到86.2万个,中国占有其中60%份额。
6月16日,滴滴货运宣布,综合滴滴出行App端内“开城打call进行时”活动的用户投票结果和各城市司机招募情况,选定成都和杭州为首批试运营城市,上线日期为6月23日。据介绍,成都和杭州的用户从6月23日起可通过滴滴出行App的“货运”页面发单,体验滴滴同城货运的服务。
6月16日消息,据外媒最新消息,特斯拉公司已经开始在中国征集新车型的设计方案。消息还表示,特斯拉在中国还有更多计划,即在中国设计原创车型,面向全球市场发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