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tegory: 新鲜事By Astroys2020-05-25Leave a comment 从第一季度电池供应商各家的财报来看,基本上还是很少有公司是盈利的,看来电池供应商迎来盈利点的速度比预期的要慢。 特斯拉一季度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在Q1取得了相当不错的成绩。但其实我们再仔细去看,营业利润为2.83亿美元。但在这里,来自新能源积分的收益为3.5亿美元,比实际营业利润还要高。考虑到这些问题,如果再次更改会计标准,当期净利润将减少到1,600万美元。会计标准可能会有各种情况,但在这里我们看到的是,整个与电池相关的行业(包括整车)似乎并没有通过生产盈利。目前走在最前面的电动车公司和电池公司似乎刚开始看到点盈利的迹象,但情况远非那么理想。 那么我们先看一下更加集中于电池业务的松下。松下的财报并没有把电池业务单独区分出来,而是包含在汽车业务里面。其实许多其它电池供应商也会这样进行会计处理。那么当然就有理由推测,之所以没把电池业务单独拿出来,可能就是因为数字不太好看。从松下的汽车业务来看,电池的销量增加了,但利润却并不理想。松下说方形电池利润不理想,圆柱形却在好转,但其实也没有区分的很清晰。总体来说,即便是特斯拉最主要的电池供应商,仍然没能在电池业务中盈利。 其实特斯拉和松下为了降低电池成本,持续地在进行着技术改善。我们来看以2018年为基准,在6年内他们都做了什么。当时,减少钴的配比是降低成本的关键。所以这6年之间,他们将电池中的钴含量减少了将近60%。其实不仅是松下,这也是所有电池供应商都在推动的部分。但不得不承认,其中松下的圆形电池是技术创新速度最快的。 但截至2018年,仍然存在着需要继续改善的部分。其实直至2020年,某些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话说回来,松下选择了NCA正极材料。目前NCM811是行业主要的推动目标。但在2018年,松下已经用NCA生产出了性能相当于NCM811的正极材料。最早NCA的性能大概与NCM111相当,所以钴含量约为30%,从2009年开始生产的。使用18650 NCA电池的车辆,每辆车的钴含量约为11kg,而2018款早期版本的Model 3中钴含量减少到了4.5kg。最终,减少钴含量也就降低了电池成本,同时还实现了性能的提高。 像这样,虽然持续进行了6年的技术改善,但仍存在着问题。因为以当时的电池价格,仍无法确保稳定的利润。所以他们继续进行着NCA电池的改善。首先进行的是电池尺寸的改善。其实2018款Model S的电池性能,拿到今天仍就是最出色的,我们看到Model S总是能在各种续航的排行榜里长期霸占着一位。所以,能再从正极材料中压榨出来的提升空间已经非常有限了。 因此他们单纯地将电芯尺寸从18*65扩大到了21*70。这种最简单的方法也提高了电池密度,得到了与改善正极材料相同的效果。 上面是各种机构得出的数据,不一定是完全精准的,但可以做简单的参考。你会看到,能量密度从250Wh/kg提升到了300Wh/kg,推断为是因为电池尺寸的变化带来的差异,因为在正负极材料上并没有看到有明显变化的迹象。 所以单位成本就从$171降到了$155,继而也就能以更低的价格确保相同的续航。所以说更换成21700电池就是为了降本,这部分已经实现了。特斯拉的18650电池的代表车型是Model S,而21700的代表车型为Model 3,以两者100kWh与80kWh的电池容量版本来对比,对应的EPA续航里程则为600km与53km。你可以明显看到电池容量变小了,但是续航上的表现差异却没那么大。从电池包的能量密度来看从162Wh/kg提高到了168Wh/kg。 综上,特斯拉与松下第一次是降低了NCA电池中的钴含量,第二次是从18650电池更换到21700,如此分阶段地不断进行着电池技术的改善,也算是付出了相当大的努力。但不知为何,或许是这个成果仍旧是不能让人满意,还是有其它不可知的原因,两者的合作关系虽然还在继续,但似乎都在各自寻找着其它方向。所以松下与丰田牵手,而最近特斯拉在中国的业务也开展的如火如荼。我们会发现特斯拉公开过各种与电池相关的信息,但其实其实本质上还是为了降低电池的成本。如此才能够确保稳定的利润,也是企业生存的核心问题。 我们再聚焦在圆柱形电池。特斯拉最初会选择圆柱形电池的理由有很多,虽然可能也有特斯拉自己的主观想法,但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因为有了松下的技术支持。十多年前,当时松下电池的技术水准是行业最领先的,尤其在圆柱形电池领域。 如图所示,这里有444个电芯的模组,其中最重要的参数就是电芯容量的一致性。但当时的三星、LG和一些中国的电池供应商在单体中的技术参数上其实并没差,但在电池包层面的电芯一致性方面无人能及松下的水准。 因此最终特家选择了松下的圆柱形电池,而且将圆柱形电芯技术最终改善到了NCA 21700到形态。目前在尺寸与正极材料层面,松下能进行进一步技术进步的空间或许已经很小了,但即便是这样,却始终无法形成稳定盈利的局面。因此松下与特斯拉之间的连接也出现了“松动”,最终我们也看到了特斯拉开始走上了自研的道路。 当然,也可以选择放弃圆柱形电池,通过改用软包或方形电池寻求技术突破。但特斯拉似乎还是选择了继续在圆柱形电池上继续改进技术。最近特斯拉又发布了一项有关tabless的电池专利,我们看到专利中列举了许多图片,看似有些复杂,但其实本质上就是把电池上部的极耳拿掉,确保更多的空间,提高能量密度。也就是说特斯拉还在继续努力改善着圆柱形电芯的技术。 技术专利是有了,但由谁来生产是另外一个问题。我们也无法确定松下是否会愿意为特斯拉生产这款电池。甚至说这个tabless技术或许并非只有特斯拉知道,要知道圆柱形电池是所有电池类型中发展历史最长的,也是最成熟的,而圆柱形的佼佼者松下对此可能也有一定了解。但要决定是否要去生产,要考量的因素还有很多。目前特斯拉还没有单独生产圆柱形电池的能力,目前的主要供应商还是松下,中国市场则是LG化学。当然新建的工厂,他们打算自己来做,但具体是什么类型的电池还未知。 因此,总体来看,可能最终会取决于是否有公司愿意为特斯拉生产这款电池。如果没有的话,那么特斯拉很难在圆柱形电芯上取得更多的进步了。包括特斯拉与宁德时代的关系,可能多少也有点关系。两者合作的是圆柱形还是方形?如果是方形电池的话,那么特斯拉将会破天荒首次采用方形电池。这部分我们还要继续来关注。 另外,我们会发现松下和丰田决定采用的是方形电池。这是否也是一个信号呢?圆柱形电池从技术或成本等综合层面考量已没太多利润空间。因为如果圆柱形电池是可取的,以松下和特斯拉携手这么多年的经验,很清楚特斯拉的电芯到成组技术是怎么回事,那么也就会说服丰田也采用圆柱形电池了。 from A to B Author: Astroys https://www.oktesla.cn/author/astroys 文章多为EV/ICV/MaaS相关,努力做个有点温度、有点矫情、有点不正经的公号。☕️(个人ID:shen_yishu,欢迎业内朋友交流) Post navigationPreviousPrevious post:大有反超美国之势,简析V2X在中国的发展现状 | 特约评论NextNext post:“汽车线束” 将随 自动驾驶 发生哪些变化?相关文章整活,阿维塔11噪音测试报告来啦2023-02-04深 度 学 习 研 究 综 述2022-09-1717个机器学习的常用算法!2022-08-22AUTOSAR对基础软件开发是喜还是忧?2022-05-23小米汽车还没影,雷军要先学马斯克做网红?2022-05-22明明是SOA,做着做着就变单体架构了?2022-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