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为认创智能,观点供大家参考。
随着智能网联车的不断发展,人们对车载功能的需求越来越大且逐渐依赖,车企都会去思考怎样的设计才是真正的实用,既能展现车企的技术性又能突出品牌的竞争力。近来大家关注的点放在了车机上,更大的屏幕,更多的显示成为了各个车企要去设计的发力点。不得不说,特斯拉的出现改变了大家对车载屏幕的固有印象,一体化大屏与多屏互联的车机模式已然到来。
显示,车机功能的应用性愈发重要,在大家推崇或已经在使用的OTA升级出现了卡顿的情况,原因很简单,就是在于硬件的能力跟不上软件的跟新内容了。So,解决了软件架构与硬件同步跟新的融合技术就解决了软硬不同步的痛点,也就是标题之点睛,全新软硬件架构解决卡顿!
即使你没有感受过车机升级后的卡顿,你也一定感受过手机用了几年更新系统卡到你想哭的经历,本质上相同。手机与汽车的使用寿命不同,两到三年更换手机是常态,汽车开十年以上也是很正常的,那时候的车机与系统应该都是老龄化状态了。
即便特斯拉采用了量产阶段性能最好的车规芯片,仍然无法满足交付后数年内不断增长的功能和服务催生的性能需求。在大多数车企观望的时候,也是汽车行业领头羊发力的时候,特斯拉最近有付费升级的举动,在行业内掀起了一阵热议。
2020 年 3 月 2 日,特斯拉终于推出了信息娱乐系统的官方升级方案:将驱动中控的芯片从英伟达 Tegra 3 升级为英特尔 Atom A3950,所有 2018 年 3 月前生产的 Model S/X 车主均可预约,升级价格为 2500 美金。
考虑到 Model S/X 终身免费超充,纯电动车的维保成本又非常低,这 2500 美金可能是 Model S/X 车主用车成本中不小的一笔支出,它能给用车体验带来多大的提升呢?
首先是最基本的体验问题:2012 年首次量产装车的 Tegra 3 已经十分「年迈」,别说更高阶的应用和服务,触屏交互最基本的点按和滑动操作都能让你卡得怀疑人生,完成一趟出行闭环的操作都是个问题。
在快速升级与迭代的应用方面,特斯拉也是按照后装产品升级的方式来做的:
- 2015 年 7 月,Model S 85D 用户可以付费 3000 美金升级为 90D
- 2015 年 7 月,Model S P85D 用户可以付费 5000 美金更换铬镍铁合金保险丝,升级狂暴模式
- 2016 年 8 月,Model S P90D 用户可以付费 20000 美金升级 P100D
- 2020 年 3 月,Model S/X用户可以付费 2500 美金升级 MCU2 座舱芯片
但这并没有很多的人愿意买单,毕竟价格有些过高,很多人放弃了车机升级的使用。
所以,特斯拉在研发 HW 2.0域控制器的同时启动了 FSD 芯片的研发,在 HW2.0阶段做好了可插拔设计,大大降低了芯片更换的操作成本。可见,升级成本与更换形式都是至关重要的。走在行业前端的特斯拉,又会带领众车企再一次翻新形式。而对于国内诸多新势力造车是否也有get到这个点呢?看来,可插拔设计与软件的新形式架构注定会成为新一轮的核心技术发力点。
其实,在2019年中旬,认创就提出了这种全新软硬件架构模式——双操作系统融合技术+硬件升级可插拔,走在行业前端的认创这次不想再低调了。可以说,在大屏畅行的时代,若是因为卡顿降低或丧失了使用性,那么屏幕再多再大都是一种浪费。
双系统融合+安全硬件可升级模式(安全硬件可升级车机)
对于认创双芯双系统的架构来说,底层实时操作系统不需要更换,娱乐系统Android部分可设计成模块化硬件,单独升级该部分,从软件层面与硬件升级都做到了突破。OEM或Tier1可持续通过销售更换该模块升级系统,真正完美适配车机生命周期与手机生命周期的GAP。QNX等实时操作系统为系统主框架, Android为应用生态系统框架,既保证了汽车级的安全性,又实现了消费电子级别的应用生态支持。保证了实时操作系统的安全稳定和快速启动,结合了Android的多样性应用生态系统。
认创可插拔设计+OS FUSION的优势:
- 阻绝网络黑客入侵车身系统
- 减少实时操作系统负担
- 增强产品执行效能
- 降低开发与生产成本
- 加速量产时程
- 降低实时操作系统于车规等级硬件需求
- 亦考虑Android系统及硬件更新机制、防止Android系统崩溃危及原车身系统融入所有Android应用于车载系统下
其它优势:
- 一体大屏,若要升级硬件,plug-in的Android方案突出优势,将整个屏幕使用生命周期变长,提高车主使用更新意愿。
- ADAS影像皆可输出到稳定的RTOS系统中。
- 若有Fusion演算需求,可实现在RTOS平台上,节省一颗ADAS fusion的芯片。
- 可用RTOS平台作为ADAS+IVI+Cluster公用实现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