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 年 4 月 1 日消息,据知情人士透露,新造车头部公司蔚来汽车、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管理层正在接洽,探索筹建新造车联盟,以共同抵御汽车行业的寒冬。

据悉,上述三方公司 CEO 李斌、李想和何小鹏的初次接洽始于疫情受控复工之后。也就是说,从时间线来看,这是一个萌芽不久但推进迅速的项目。
根据初步协议,联盟将在平台研发、制造、供应链采购以及企业运营方面协同以提升体系化效率,降低成本,但在设计、产品规划和营销方面,蔚来、理想和小鹏汽车将保持独立运营,以覆盖多个细分市场,避免品牌间双手互搏。
具体来讲,理想汽车 CEO 李想将出任联盟首席运营官及首席产品官,为联盟带来理想汽车在精细化运营、成本控制方面的经验。同时,李想还将监督和指导联盟内各品牌的产品定义工作,以改进和提升联盟各品牌车型的用户体验。

蔚来汽车 CEO 李斌将出任联盟的首席战略官及投资者及政府关系委员会主席,统筹联盟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同时,李斌还将兼管联盟的投融资事宜。

小鹏汽车 CEO 何小鹏将接管联盟的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研发团队,合并小鹏汽车和蔚来汽车的硅谷研发中心。包括蔚来和理想的智能座舱及智能驾驶研发团队负责人即日起将向品牌 CEO 及何小鹏双线汇报。

此外,联盟还任命理想汽车 CFO 李铁将出任联盟 CFO,作为投资者小组成员统筹联盟协同项目的财务管理工作。
任命蔚来汽车设计副总裁 Kris Tomasson 为联盟首席设计官,为联盟各品牌的设计语言发展提供指导和建议。
据悉,蔚来汽车旗下蔚来驱动科技(XPT)即将对外供应三电解决方案,而理想和小鹏将获得优先供应及竞争性成本优势。不过,受限于项目进度,即将上市的小鹏 P7 及理想新款车型暂时不会变更电机供应商。

事实上,早在 2017 年,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就曾公开表示,汽车行业过去是传统的以主机厂为龙头,上下进行产业链整合的行业,主机厂和主机厂之间井水不犯河水,但未来不是公司和公司的竞争,而是联盟和联盟的竞争。
三年前后的区别在于,彼时的理想汽车和小鹏汽车未必认可蔚来方面的观点,然而 2019 年汽车行业下行和 2020 年疫情带来的产业不确定性完全打乱了各品牌的发展规划。
在戴姆勒和宝马这样的世界级豪华品牌都在自动驾驶、移动出行等领域携手合作的当下,新造车通过联盟协作,降低研发成本、扩大规模以提升效率也就显得水到渠成。
经联盟管理董事会决议通过,为加强管理层的能力建设、全面发展综合领导能力,自 2021 年起,联盟内各品牌 CEO 及总裁将向阿里巴巴集团及华为学习实行高管轮岗制,任期两年。具体轮岗制度执行如下:
-
秦力洪、何小鹏分别出任理想汽车 CEO、总裁
-
沈亚楠、李斌分别出任小鹏汽车 CEO、总裁
-
夏珩、李想分别出任蔚来汽车 CEO、总裁
另据接近联盟的人士透露,联盟正在通过猎头接触前特斯拉车辆工程副总裁、FF 研发与运营高级副总裁 Nick Sampson,Nick 曾先后负责过特斯拉 Model S 和 FF91 的项目管理,其有望出任联盟 CTO,统筹联盟各品牌三电及车辆工程的前瞻性研发工作。

具体来说,Nick 所属团队将抽调联盟内各品牌车辆工程团队,致力于汽车行业首个整车工程中台建设。事实上 Nick 完整的 Title 是联盟 CTO、技术委员会主席、整车工程中台集团总裁。
在组织架构层面,整车工程中台集团与联盟内各品牌平级,通过各品牌前端项目团队提交的产品规划来定义一个兼容各品牌车型规划的模块化车辆平台AMP(Alliance Modular Platform),从而极大地提升联盟效率,降低联盟研发投入。
考虑到将中台概念引入汽车行业尚属首次,可以想象联盟将存在大量未知的挑战。不过,李想对此表现得十分坦然:「我们的判断方式很简单,做正确的事,不做容易的事」。
李斌也表示,相比挑战,效率可能更重要:「对我们来说,所有可预期的挑战都是工作任务,联盟比较看重体系化的效率提升」。
何小鹏则认为具备互联网基因的新造车公司联盟带来的优势要远大于挑战:「很多车企会从销售和制造为角度去定义汽车,我们联盟内部是以用户需求和用户体验来定义的,这个会导致两个基因产生软件能力跟运营体系是完全不一样的」。
虽然联盟尚未取得显著进展,但已经有外部人士表达了对联盟的看好。据了解,特斯拉中国区总裁朱晓彤对联盟表达了浓厚的兴趣。
特斯拉的使命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早在 2014 年,Elon 就开放了特斯拉的所有专利来加速行业的电动化转型。我们相信,加入联盟并不会削弱特斯拉的优势,相反,这会在更高意义上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
随着特斯拉中国的加入,新造车联盟有望成长为中国乃至世界智能电动汽车行业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
<本故事纯属虚构,没有巧合>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