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不聊技术(应该叫‘材料解读’),来聊一聊我碰到的几位朋友。
说是朋友,未免有点往自己脸上贴金的意思,也就聊过几句——更多的是我叨唠别人——单向仰慕。
第一位,汽车之家网友Zlymex。
说起他,我感觉得追溯到两年多前?当时为了摸清楚特斯拉Model X的‘DC-DC和蓄电池之间的充放电逻辑’,我们找到了汽车之家上面的一篇文章。那文章读起来真是‘沁人心脾’、不疾不徐。
摘一张图给大家感受下。
那么,睡眠下的功耗都被哪里消耗了?下面这张图,是锁车后转入浅睡,然后转入深睡,但很快又醒来再次转为浅睡的过程。
图1 叠加橙黄色DC-DC输入功率曲线绿色蓄电池电压曲线
可以看到,DC-DC的输入功率与蓄电池的消耗功率曲线很匹配,说明大多数消耗都给了DC-DC。唯一例外的是深睡和梦游的时候DC-DC不工作,所用电量全部由12V蓄电池供给。当蓄电池电压降到12.3V左右时,启动DC-DC给蓄电池充电。
注:上图为2017年Model X的状态、用于行文需求,不代表当前的特斯拉车型策略。
...
然后就是各种狂骚扰...从中也了解到他的初衷,相信这也是一部分特斯拉车主想知道的。
一是能耗到地狱什么因素有关;二是特斯拉内部是如何得到剩余续航的。
刚刚又回去翻了下聊天记录,我们从2017年12月底一直到2018年1月中上旬(计算下好像也没几天哈),采到数据的当天,难掩激动的心情。Zlymex是老大哥,也是引路人。
图2采集到数据的当天难言激动的心情
然后还做了简要的数据采集和分析,
图3 Model X 30min 40km的总线数据(Scan My Tesla导出数据分析)
数据看点:1.全程3次急加速,分别发生在7、11、16min处; 2.9~10min之间没踩油门踏板仍然正常行驶,因为开启了全速ACC辅助驾驶。
最近一次了解到他的近况,是在准备给特斯拉做一个2.5kWh的充电宝...
后来有一次和@小特叔叔 闲聊起来,小特叔叔说‘对,就他最折腾了’,石锤无疑。而他用来采集数据的软件则是Scan My Tesla(我给他的中文译名叫做“看看我的特斯拉吧”,是不是有点带感?),提到Scan My Tesla就不得不提它的作者、也是我今天想聊的——
第二位,独立开发者Amund Børsand
...在聊他之前不得不提的一件糗事。购买了他的Scan My Tesla之后因为要匹配确认信号准确性、着急忙慌地经常忘记7个小时的时差——这是前提——然后有一次就是上午我将前一天发现的疑问或者问题噼里啪啦全给他发过去了(Messenger)然后...第二天早上他火了!告诉我说昨晚的信息让他和他老婆都没休息好!吓得我好长一段时间没敢再联系他...
还有一件有趣的事情是他对自己的代码的情有独钟,曾经问我‘是不是看不上他的代码?’——很显然不是,后来想想可能是因为语言沟通不畅的原因——事情是这个样子的。
特斯拉虽然设计了4种不同的SOC,
图4BMS_energyStatus信号layout
UI/Min/Max/Avg
但实际上中控屏显示的SOC数值未使用其中任何一个!而是中控屏自己通过电池容量,
图5BMS_energyStatus信号layout
norminalFullPackEnergy/energyBuffer/norminalEnergyRemaining
再根据下面的公式计算出来的。
(norminalEnergyRemaining-energyBuffer)/(norminalFullPackEnergy-energyBuffer)*100.0
其他的还有诸如Hp(Horsepower)、Mech Power(Mechanical Power)等等,不一而足,在向他咨询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那种开放共享的精神——毕竟也是付了钱的哈哈哈。
刚刚和他沟通得知他的APP,Scan My Tesla——稍等,大家是不是对这个软件还没概念呢...这里简单介绍先:
Scan My Tesla是一款Android(目前)应用程序,可以连接到特斯拉Model S、X或Model 3的车载端口,并显示和记录数上百个读数。这个应用程序提供了大量的实时统计数据,如: 电池功率/电压/电流/温度
驱动单元功率/扭矩/马力/转速RPM/温度
电池寿命,SOC预估及续航里程
12V系统电流,电压,温度
行程记录,充电统计
HVAC控制和指示
我们接着上面的话头——他的APP在全球每个月卖出450+,大家感受到特斯拉的火爆以及特斯拉车主的热情了吗?话说我是不是要囤点货了...
给大家看下他的直男审美。
图6Scan My Tesla界面示意图
可以说特别适合喜欢折腾、带点极客范儿的车主。
1、可以实时监测车辆内部信息,比如电池一致性、能量损耗等;
2、可以更了解汽车内部运行机制,比如扭矩分配;
3、格调高啊有木有?
当然主机厂研发人员也是适用的——这不就相当于一款手持信号‘万用表’吗?
给大家看下我们之前做的Model X以及Model 3的过程记录(如果能找到的话...)。
Scan My Tesla简介——面对冬瓜的磁性嗓音疾风吧!2018年1月
事实是Scan My Tesla支持市面在售特斯拉全系车型
图7Model S接线图,2018年5月
图8Model 3接线图
图9 左上:Model 3的Scan My Tesla 左下:Model 3的CANoe监控
眼睛靓的盆友们可能已经注意到上图中的亮点,那就不得不说道说道——
第三位,Model 3车主Josh Wardell
他想为Model 3加装一个GeekDisplay,我设想应该是这样吧?
图10fast_like_electric展示的HUD
还是蛮炫酷的有没有?
不过实际好像是这样哈哈哈(感觉我本科的时候能做但是现在...都还给老师、摇身一变成了‘拉皮条’的了sigh)...
图11Josh Wardell的‘Geek Display’
总体来说是一个比较有耐心、精力充沛的家伙,最关键的一点他补充了很多Model 3网络拓扑图的信息,现在分享给大家。
图12Tesla Model 3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注:上图包含的信息比较丰富,如果有任何问题欢迎来我的知识星球:冷酷的冬瓜 交流哟
那么,中国的特斯拉极客朋友们,你们在哪里呢?
冷酷的冬瓜是谁?
一个半吊子汽车电子工程师、一个逗比奶爸;一个自大狂、一个劣质内容输出者。
欢迎来知识星球找我,让我们一起加速汽车向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共享化的转变!
相关精彩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