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飘了,谁也拦不住。
昨日特斯拉大涨10%,仅三个月股价已累计上涨106%!作为智能汽车品牌,特斯拉市值逼近千亿美金。
不过,特斯拉的上涨之路并不是一直一帆风顺的,在2017年至2019年年中,特斯拉股价一直在230至370美元之间徘徊。彼时电动汽车是一个并不被国内看好的“新事物”,售价过高、技术不完善等多种问题聚焦一起,国内很多投资者早没了投资欲望。
同一时期,国内的电动车正陷入大举烧钱、补贴加速退坡等逆境中,一时间,智能汽车仿佛一纸荒唐言,不可入目。
2017年5月,雪球用户李想发帖:我重申一下我个人的看法,特斯拉的市值在2020年百分之百可以达到1000亿美金,最高看到2000亿美金。因为,目前为止懂得什么是智能汽车,并具备相应能力的汽车品牌,只有特斯拉一家。
彼时的特斯拉刚刚发布2017年一季报,Model 3投产前一系列巨额投入让这季财报产生大幅亏损,股价随之一路向下震荡。这个时候谁会对特斯拉2020年市值1000亿做推论?李想。
李想是谁?2005年,李想带领团队创建汽车之家网站,目前汽车之家已是全球访问量最大的汽车网站,并于2012年在纽交所成功上市;2015年创办车和家,现任车和家CEO。
如今,站在2020年的年头,特斯拉市值达946亿美金,距离1000亿美金之差一条k线。
01
为什么特斯拉可以越活越好?
2004年,马斯克加入了由Martin Eberhard和Marc Tarpenning联合创立的特斯拉汽车公司,并且领导了首轮融资,顺理成章的进入董事会并成为主席。这期间Tesla经历了加州的产能炼狱,也经历了经营性现金流的严峻考验,不过无论处于怎样艰难的时刻,我们可以理解为马斯克终究一步一步走出了困局。
当我们站在现在这个时间节点回看特斯拉迄今为止所取得的成功,其核心在于:
-
特斯拉制造差异化。披着电动车的皮卖豪华品牌车,以纯电动车身份尽可能将自己与以往的传统豪华品牌区别开。
-
低成本高效率的营销。利用马斯克的多重身份为特斯拉品牌做背书,建立以马斯克本人为中心的特斯拉品牌形象。这是帮助特斯拉建立足够声望,向上提高品牌力最行之有效且低成本的方法。
-
各地工厂选址的锐利眼光。最初将经济基础极其雄厚的加州作为主要根据点,为特斯拉提供了强有力的销量支撑。后来将超挤工厂建立在上海也正是说明了这一点。
-
高效的成本控制手段。包括预先建立自给自足的电池生产线等等,使得特斯拉虽然连年亏损,但亏损额一直维持在一个合理可控的范围内。
时间转眼至2019年,对于特斯拉来说,也成功获得了21世纪10年代一个完美的收尾。
2019年的倒数第二天,国产Model 3实现了正式交付。从2019年1月7日工厂奠基,到12月30日10点新车交付,特斯拉仅仅用了357天。在11月份特斯拉汽车在国内的注册量攀升至5597辆,也是五个月来的最高位。
在跨入21世纪20年代的第三天,特斯拉官方宣布降价3.2 万,算上2.475 万的补贴,国产特斯拉第一次降到了 30万以下。毫无疑问,中国市场会继续成为特斯拉业务拓展的助推剂。
同一天,特斯拉官方公布了2019年Q4的销量为112,000辆,全年销量达到36.75万辆,实现了年初的36-40万辆的目标。
特斯拉销量走势图
数据来源:CleanTechnica
在品牌创立17年后,特斯拉成为美国造车新势力当中几乎唯一的幸存者,同时也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02
特斯拉的底气
从历史来看,特斯拉的盈利往往伴随着收入的高增长:
2013年一季度,公司收入增速高达90%,实现了第一次盈利;
2016年三季度,公司收入增速为80%左右,实现了第二次盈利;
2018年三季度,公司收入增速为70%左右,实现了第三次盈利;
2018年四季度,收入增速有所放缓,但是同样实现了盈利。
而2019年三季度,尽管收入增速下滑3%,仍然实现了1.43亿美元的盈利,大超市场预期。
之所以说2019年的这种盈利是史上首次,是因为不同于过去依赖收入规模增长而实现的盈利,本次盈利的主要原因是公司在控制运营成本、降低费用方面出现了本质的改善。
历史上前四次盈利主要依赖收入增长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尤其是今年以来,在特斯拉多款车型降价的背景下,特斯拉能够取得盈利更加不易,这表明公司运营已经有了本质上的改善。而在刚刚投产的上海工厂开工以后,特斯拉的运营成本还将持续降低。
据特斯拉10月24日发布的第三季度财报显示,上海超级工厂的整车建造成本将会比美国的生产系统低约65%,仅折旧费用,就能节约2.9万/人民币每辆。
在进入中国市场之前,特斯拉CEO马斯克就曾表态,希望通过降低生产成本、交通运输成本、进口关税等整体造车成本,在中国市场用更低的产品价格吸引消费者。对于现金流紧张的特斯拉来说,而国产Model3低售价无疑顺利解决了目前的一切困境。
特斯拉Model 3交付量持续提升
数据来源:公司公告、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除了运营成本降低,特斯拉的商业版图也眼光锐利。
从产能数据观察看,19Q3特斯拉加州工厂的Model S/X产能为9万辆,Model 3产能为35万辆,Molde Y在建,预计20年夏季开始生产Model Y,规划产能50万辆/年;上海工厂三条生产线启动后基本可以与美国同步;欧洲工厂预计2021年投产,优先生产Model Y和Model 3,计划总产能50万辆,并自主配套相应动力电池和PACK产能,完全有能力覆盖欧洲地区。
当特斯拉完成北美地区、欧洲地区与亚太地区的同步覆盖的全球规划后,长期来看,总产能可以提高到500万辆以上。
而今特斯拉的全球版图不过刚刚开始。
03
特斯拉产业链的疯狂
最近很多人都会问:特斯拉是否会像当年的苹果一样,带动整个产业链升华,孕育出一些巨无霸?不好说,因为特斯拉目前仍有70%的零部件来自进口,不过也可以找出国内对标的龙头企业作为潜在供应商,所以可以肯定的是,这仍然是一个大机会。
1、电池和电池原材料
上游原材料是确定性最高的受益者。
例如特斯拉正在考虑将电池从松下切换成LG南京工厂,LG电池的上游材料基本都是中国产,成本会节约更多。钴、锂、磁材及铜箔等有色板块多个标的将成为特斯拉的潜在供应商。
2、充电桩
目前,特斯拉的21家直接供应商中,11家为充电桩设备及运营企业,占比达50%。
图片来源:直观学机械,国泰君安证券研究
特斯拉充电设备供应商目录
从去年11月起,特斯拉概念股在中国超级工厂的消息刺激下一路上涨,涨幅一点不比特斯拉差。特斯拉产业链锂电池潜在标的赣锋锂业两个半月的时间成功翻倍。
旭升股份、拓普集团、天汽模等特斯拉组建供应商随着上海工厂Model 3第一批成功交付,近一个月股价飙升完全停不下来。
市场对特斯拉及其产业链股票一致看好,疯长之下完全没有质疑?
也不全是,雪球用户对数资产认为;特斯拉的市值已经透支很多年了,2030年如果美元不贬值,特斯拉超不过1000亿美元。
但如果你不是唱空者而是“踏空者”,不妨看看雪球用户@不明真相的群众 对于卖出特斯拉的理解:
1、我认为我卖出特斯拉的时候,对特斯拉的认识,比买入特斯拉的时候,更加深入全面。但是不是最后一定是对的,不知道。
2、对公司的认识,始终是个动态的过程。从持有到卖出,从卖出到买入,转变都是很正常的,但对于我来说,转变的依据或者说惟一依据肯定不是股价。3、如果以股价、短期股价为衡量决策正确与否的依据或者惟一依据,是自寻烦恼的开始。如果认为自己卖出的股票就不应该上涨,那简直就是跟整个世界作对,没有必要。
4、希望特斯拉有更好的发展,希望各位特斯拉的股东赚得愉快。
对于智能汽车,烧钱的没明白,活下来的才明白;
对于企业,随波逐流的或许没明白,清仓的确是真的明白了。
看透才赚透,祝各位特斯拉的股东赚的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