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和平从来就不是一种选择)
这意味着,特斯拉在工厂造好、交付第一批车后,立即举起了手中的屠刀,开始磨刀霍霍向奔驰、宝马、奥迪这些老牌的传统势力。
看到特斯拉官方的公告一瞬间,我甚至感觉马斯克可能读过孙子兵法,因为2019这一年来特斯拉深谙“兵贵神速”的道理。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从上海建厂这一刻起,特斯拉就在为今天的屠杀做准备了。
多快才算快?
电动车公社于2019年9月初去过一趟上海,一路奔到临港特斯拉工厂已经晚上10点,当时由于无法接近,并没拍到内部的照片,不过在路边还是能远远看到工厂依旧灯火通明,工人们的车依旧来来往往。
当时我在门口拉住一个工人,想问问情况,他给我的回答是:“我不能说,不过真的快!”这句话,我至今印象深刻,这个衣服沾了些泥、袖子撸到胳膊的工人眼里的坚定,我也印象深刻。
国家电网负责上海的人是这么评价的:“特斯拉工厂的总体接电时长没超过159个工作日,这一速度相比同等规模客户的接电时间缩短了50%,比以前最快的客户都缩短了30%。”

(图片来源于:网络,非特斯拉工人)
多快才算快?
7月6日已经是特斯拉为上海工厂举行的第3场招聘会,按浦东新区人才市场的工作人员说:“来面试的都是筛选过简历了的,从上午9点开始,一直面到晚上8点。上午安排了200个人,下午有300个,一天大概500个人面试吧。”
我一个拥有双硕士学位、之前在美国某著名车企工作的工程师朋友,决定回国后,他也去特斯拉面试了,他这个段位的人,中国需要面4轮,美国需要面试3轮,而最终还需要马斯克亲自批准offer。

多快才算快?
1月7日,奠基仪式结束后,工厂开始破土动工;
8月19日,已经得到首张验收许可证;
9月19日,全面验收通过;
10月23日,拿到生产资质,开始生产model 3;
12月30日,国产model 3正式在上海工厂交付。
从0到拿到验收许可证,耗时仅仅8个月。
而从0到正式交付,耗时仅仅12个月。
这种现象、这种速度,在传统车企里,从来没出现过。
这么说你没感觉,我们再来几张图感受一下:
今年2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4月:

(图片来源于:新华网)
今年7月:

(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年11月:

(图片来源于:特斯拉官方)
目前上海工厂一年规划的产能是15万辆,而现在一周的产能大概在1000辆,随着员工数量的补充,年后还会继续提升产能。按照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的描述是:“我们现在生产多少台就能销售多少辆。”
年初,这里还是一片农田,然而几个月之后,这里已经成了特斯拉在海外的唯一一座工厂,这座工厂甚至还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这家只有15岁的电动车企业的命脉!
不说了,一张表情包代表我此刻的心情:


用357天时间,把一片农田变成一座超级工厂,并且完成生产到交付的全过程,马斯克又在把自己吹过的牛变成了现实,也是全球第一人。
国外网友开了一个这样的玩笑:
“我仍然记得这里废墟时候的样子。”
“金鱼也记得!”

如果说工厂是特斯拉牌桌上的明牌,那么超充站的建设就是特斯拉一直藏在手里的一张炸弹。
当蔚来和小鹏的合作被当做大新闻、其他新老造车势力都依赖于第三方充电时,2019年特斯拉共默默地新开放了112座超级充电站,874个充电桩。


蔚来早先的计划是到2020年,在全国建设超过1100座换电站。不过看似有些缺钱的蔚来能不能如期完成1100座换电站,还是个未知数。

(蔚来APP上的换电站数量)
特斯拉现有的300座超充站就意味着在全国的主要城市里,你都可以找到特斯拉的超充站实现快速补能的需求。
这些数字虽然看起来不亮眼,但2020年特斯拉预计在国内新增300个超充站,这个数量是过去几年在中国大陆建设超充站的总和。
其中4000个以上超级充电桩,甚至还包括一部分V3超充桩,这个数量将是过去5年超充桩总量的1倍。
从超级工厂的建设速度来看,我相信马斯克绝对做得到。他们“让天下没有难充的电”的这个口号,离变成现实估计也不远了。

特斯拉的这场屠杀来得到底有多快?快速让自己的产品进行全方位迭代是马斯克的第三步。
毫不夸张地说,年初的model 3和今天的model 3已经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产品,而这一切都要归功于它的OTA。
今年以来,马斯克一共进行了10次更新,其中有8次更新里做了很大的优化或者新增了全新的功能:

不过,这大概就是能OTA的车的魅力吧。
华尔街的精英可能确实无法理解,为什么一个破造车的,要去跟搞软件的抢生意,所以在之前的几次OTA之后,特斯拉的股价并没有明显变化,甚至在年中时一度跌到180多美金。
但这都不重要,因为马斯克在已经过去的2019年,用10次OTA证明了,抢的哪里是搞软件的生意?这是颠覆了我们原本以为的汽车行业该有的产品迭代路径啊。
原本车企都需要改款换代,1年一小改、3年一大改,5年一换代,从此以后都不需要了,直接N年一换代就行,而我们消费者能享受到的,则是加速直接从4.4s变成3.9s、刹车距离直接缩短6米。
在未来,OTA能带给我们的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
而来自特斯拉的屠杀远远不止是在这儿:
- 中国人喜欢用QQ音乐听歌,那么就给你搭载QQ音乐;
- 中国人一直期待国外才有的召唤模式,于是在圣诞节这天,马斯克就给了你召唤模式当圣诞礼物;
- 哪怕中国人喜欢斗地主,这都不是问题,因为目前的特斯拉上,已经有了斗地主。

在这场屠杀里,它使出的最终的大杀器就是——降价!
这一招让所有人猝不及防。
不过有趣的是,作为蔚来准车主+特斯拉现车主的H哥,说他才不想向周围的朋友推荐特斯拉model 3呢:

今年以来,特斯拉进行了多次降价,引用一下饭桶戴老板的微博:

李斌怕的,多半是即将到来的特斯拉model Y。

但当model 3价格下杀到29万时,原先的相似价位,就变成了搭配全自动驾驶功能的model 3对标最低配的“丐版”ES6。
我认识的一位ES6车主H哥表示,对于model 3这个价格,他真的有点动心了:

而小鹏全力押宝的P7车型,就面临model 3降价的直接冲击,毕竟20-30万这个级别,不光是性价比的天下了,还有品牌的较量。
不过马斯克对于现在的情形,似乎早有预判,他很早以前就在推特上说过:
(“我们真正的竞争对手根本不是这些还在生产线上的非特斯拉的电动车们,而是每天从各种大工厂像洪流一样涌出的燃油车们。”)
只是,不可避免的,蔚来和小鹏这样的车企,仍然可能会被特斯拉挥向BBA的镰刀划出了一道巨大的伤口。
蔚来就像一个慌乱的5岁孩子一样,一度将威马用在小鹏身上的不太厚道的技巧,完完整整套用到了特斯拉身上:
(刚公布降价的那几个小时,搜索特斯拉,会出蔚来的广告,尽管百度已经撤下广告,但这但这慌乱的一幕仍然被相当多的人记录了下来。)

虽然它们早就意识到了特斯拉的威胁,纷纷开始了生产电动汽车应对,例如大众ID系列、奔驰EQC、奥迪e-tron,但仍然被特斯拉model 3的快速进击杀了个措手不及。
拿最近的美国第三季度的豪华车销量数据来看,可以轻松算出:

Model 3=宝马2系+3系+4系+5系总销量的168.7%;
Model 3=奔驰C级+CLA+CLS+E级总销量的201.4%;
Model 3=雷克萨斯ES+GS+IS+RC总销量的220%;
Model 3=奥迪A3+A4+A5+A6总销量的226.4%。
至于其他在美国市场的燃油车豪华品牌,全家一起上,都不足以让社长来列这个销量公式。
如果你以为马斯克这把屠刀只是杀向BBA,那你就太天真了。
有外媒做过统计,特斯拉的屠刀已经伸向了我们口中的神车雅阁、思域、凯美瑞了……

但别忘了,model 3起步价低,但均价是5万美金。屠杀一开始,连思域、凯美瑞,马斯克都不会放过的。
而这一刻到来的时候,很显然,从上到下的传统燃油车已经无力反抗。

- 现代(220亿美元)
- 福特(370亿美元)
- 通用汽车(520亿美元)
- 宝马(520亿美元)
- 戴姆勒(600亿美元)
换句话说,特斯拉现在的市值比现代汽车(2018年汽车销售量为460万辆)+通用汽车(2018年汽车销售量为300万辆)的市值之和还要高!
用一个特斯拉车主的话来说:你永远不知道马斯克在哪一刻会给你惊喜或者惊吓,这个男人,即使放在枕边,你也摸不透的。

(社长放在枕边的《硅谷钢铁侠》)
不过这个硅谷钢铁侠在意的似乎并不是被车主簇拥成偶像人物,更不是利润。
有一个纪录片叫《电动车的复仇》不知道大家看过没有,当时拍的时候,马斯克说“我的目标是让汽车公司认真对待电动车。”
直到现在,他的这个目标似乎也没变过。
在model 3还在生产地狱中摸爬滚打的时候,有外媒曾经采访过他,主持人说:“我听别人说,马斯克是天马行空的思想家,他是商人,是企业家。”
马斯克当即回了一句:“我不是商人,绝对不是。我就是一个工程师啊。”
所以也难怪,《电动车的复仇》的那个导演在后来的一次采访中说了一句话:我认为他是认真的,那哥们儿不仅是为了钱。

(图片文字翻译:电动星球)
前几天蔚来的NIO day,我和蔚来一个工作人员聊起来,“特斯拉真的来了,你们慌吗?”
当时深圳街头突然下起了雨,很多没带伞的路人来回奔跑着,他望向远方,思考了一会儿,告诉我:“也没外面想的那么慌,马斯克如果真的月销量3万5万的,我们可能会更开心吧,他带来的是一整个时代啊。”
今年「电动车公社」的第一篇文章献给马斯克和他的特斯拉。
感谢这个「新能源时代」的开启者,尽管让这个战场看上去更血腥更暴力了,不过却也让这个时代来得更快了一些。

(“终结者”马斯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