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点击上方"关注我"↑快来吧,亲
特斯拉Model 3,终于要对中国市场发动攻击了。
伴随着这一刻的到来,2020年纯电动汽车市场竞争的帷幕已缓缓拉开。在这个舞台上,新旧势力激烈交锋,传统与科技相互冲突又不断融合,本土企业、合资品牌、跨国企业,将正式展开最猛烈的交火。
在这一过程中,有人将因为惨败而黯然离场,有人将在大浪淘沙之后真正的夺得一席之地。而这一切,都将推动中国智能电动车产业的真正崛起。
一
新的攻势已然开始发动。
2020年1月3日,特斯拉宣布,中国制造Model 3基础车价从此前的355,800元下调至323,800元(包含基础版辅助驾驶功能)。去掉补贴金额24,750元,国产Model 3售价为299,050元,杀入了30万以内的区间。
就在同一天,特斯拉公布了另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整个2019年,特斯拉交付了36.75万辆汽车,同比去年增长50%,顺利完成了马斯克36万辆的销售目标。
2020年1月7日,特斯拉Model 3将正式向预定车主开启大规模交付,此刻,距离特斯拉工厂2019年1月7日的奠基仪式正好相隔一周年,仪式感扑面袭来。
一切,都如疾风骤雨般猛烈。
而就在短短的4天前,特斯拉已经在上海超级工厂“打响了武装斗争的第一枪”。
2019年12月30日上午10点,距离2020年还有38小时,特斯拉位于上海临港超级工厂内的气氛却比真正的跨年夜还要热烈。
这一天,首批国产版Model 3正式交付到15位特斯拉员工车主手中,其中一位车主甚至直接用Model 3求婚成功,解决了一件人生大事。
特斯拉全球副总裁、大中华区总裁朱晓彤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无论是鼓掌还是和员工握手都发动了全身的力量,仿佛每一个细胞都在告诉别人:他很激动。
朱晓彤有充分的理由笑得合不拢嘴。从特斯拉上海工厂破土动工,到如今的第一批Model 3交付,仅仅经历了357天,创造了神奇的“中国速度”。
不仅如此,特斯拉上海工厂还是中国第一家外商独资的汽车工厂,真正打破了中国长达三十余年的汽车企业合资时代。从这家工厂里驶出的每一辆电动汽车,将享受和中国本土品牌一样的税收优惠和补贴政策。到2020年底,这些车上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将来自中国市场。
一向对自己的团队十分苛责的马斯克,却对中国团队却极尽赞美,在2019年8月29日举办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开幕式上,马斯克短短一分钟之内说出了这样一连串的话,让人一度怀疑其词汇量的匮乏:
“我对特斯拉中国团队所做的工作非常满意;特斯拉中国团队做的非常棒,非常令人震撼,我很惊喜;我之前没有看到过这样快速的发展,特别惊喜,特别棒;中国就是未来,未来是非常令人激动的。”
雄心勃勃的马斯克计划,未来每年将有50万辆的电动车以这座工厂为起点,开往中国的大街小巷。在他的扩张版图内,中国,将是特斯拉全球最大的销售市场。
目前,特斯拉上海工厂每小时可生产28辆车,实行单班生产,每天生产时间为10小时,意味着特斯拉目前的周产能已超过1000辆,2020年会切换为双班生产。上海工厂初期预计每周生产约3000辆Model 3,年产15万辆。
对于国产Model 3 在2020年的销量目标,特斯拉中国区总经理王淏更是信心满满,他表示:“工厂能生产多少,我们就交付多少。”
为了配合大规模交付之后增长的服务和充电需求,特斯拉放出“豪言壮语”,将在2020年建设的服务中心和超级充电站的数量将超过此前5年的总和,新建 4000个超充桩。
一切,都志在必得。
国产Model 3的正式交付,意味着特斯拉向中国这一全球汽车销量最大的市场发起真正的进攻,和很多跨国企业一样,特斯拉在中国的市场表现,将决定这家公司能否在全球范围内取得真正的成功。
这一刻,特斯拉等了很久。但对于竞争对手们而言,它又来得太快。
中国的本土品牌和合资企业已经严阵以待,造车新势力在进行产品定义的时候甚至都在尽力避免和特斯拉的产品及价格区间进行正面对抗。
此前,一家造车新势力的员工透露,整个公司上下都在“舍命狂奔”,就是为了抢在国产Model 3落地之前能够占领一部分市场。而很多传统车企,甚至豪华品牌推出的纯电动产品面对特斯拉几乎毫无战斗能力,还没发起真正的进攻,就已经倒在了起跑线上。
当然,真正将受到冲击的,将是BBA的燃油车,如果没有特斯拉的出现,或许他们还能再悠然自得的过几年好日子。
一家又一家的公司在进行产品宣传的时候都反复强调,他们的产品对标的是特斯拉,甚至会比特斯拉更胜一筹。这一切都更加证明了一个事实:特斯拉是真正令人忌惮的对手。因为任何人都不会将自己和弱者相比较。
而如今,他们将要开始真正直面Model 3,这款在全世界范围内几乎被“封神”的车型。
二
刚刚过去的2019年,或许是马斯克先生自创办特斯拉以来最开心的一年。就连他的Twitter都变得平和起来,往日“发神经”一般的推文数量大幅下降,字里行间洋溢着胜利的喜悦。
2020年1月3日,特斯拉股价飙升到430美元,市值达到775亿美元,正在逐步逼近美国两家百年车企福特和通用市值的总和。
这一切,都要归功于2019年Model 3在全球范围内开启交付。
从诞生之日起,这款车就注定和特斯拉的命运紧紧捆绑在一起,与Model X和Model S相比,Model 3价格亲民,是可以带领特斯拉销量攀升、走出困境、实现盈利的唯一武器。
2016年3月31日,Model 3正式上市,瞬间引起粉丝狂热的追逐,为了第一时间抢定到Model 3,粉丝们从前一天晚上就开始在特斯拉店外排队等候。汽车产业的老大哥们估计做梦都不会想到,一款车竟能和电子产品一样让人为之疯狂。
Model 3在开启预定后的24个小时内,订单总数超过了11.5万辆。一周后,这个数字飙升到了32.5万。
而此时,人们对这款车除了价格之外一无所知,还要支付1000美元的定金并且需要至少等待18个月才可以拿到手。但这些都无法阻挡人们希望拥有一台Model 3的强烈愿望。
当然,Model 3一面给马斯克带来惊喜和希望,一面又让他“生不如死”。可怕的产能地狱让这位钢铁侠面对媒体几度落泪。他说,2018年是他职业生涯中最糟糕的一年,令人发疯、痛不欲生。马斯克希望Model 3的生产是特斯拉最后一次all-in时刻,未来不要再有这样的情况发生。
在2018年7月,特斯拉终于达到了每周生产5000辆Model 3的原定目标。到了10月份,Model 3的产能爬到了6000辆。2018年底,这个数字又更新成了7000。
整个2018年,特斯拉共卖出245240辆汽车,是全世界纯电动汽车销量最多的公司,Model 3一举成为美国市场最为畅销的豪华车型,销量为145846辆,超过第二名奔驰C级车的销量一倍之多。
在爬出产能地狱之后,Model 3开始了它的国际之旅。
2019年,Model 3正式开始从美国的Fremont工厂出发,运往欧洲和中国。在第一季度,特斯拉的交付量猛增到了历史最高时期的五倍,刚从“产能地狱”爬出来的特斯拉又跳入了“交付地狱”。
4月4日,特斯拉发布了Q1交付报告,在这三个月里,特斯拉一共交付6.3万辆车,较去年同期增长110%,但和上季度相比下降了31%。其中,Model 3交付了5.09万辆,低于投资市场对其预估的最低交付数5.175万辆。
随之而来的,是特斯拉的股价的持续下跌,到了六月底,特斯拉从年初的每股300多美元一路滑到了最低点时的170多美元,股价下跌40%多。《华尔街日报》甚至发表文章指出,特斯拉正面临着巨大的危机。
然而,从第三季度开始,特斯拉彻底爬出了“交付地狱”,并一举实现盈利,极大的提振了华尔街的信心,股价也开始持续攀升。
特斯拉公布了2019年全年的销量数据显示,Model 3单款车型的交付量达到了29.49万辆。
据外国媒体CleanTechnica的公布的数据显示,Model 3今年前十个月的全球交付量为22.1万辆,高居电动车销量榜首,占全球电动汽车总销量的八分之一。
2019年1月至11月,特斯拉在美国交付了12.78万辆Model 3,位列美国所有轿车销量排行榜第9名。而在中小型豪华车市场中,燃油车已经彻底丧失了战斗力。
在美国,Model 3 已经彻底用事实证明,纯电动汽车完全可以和燃油车一决高下,甚至可以将其远远甩在身后。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没有Model 3的出现,人们是否会对电动车有如此深刻的认识,又是否会真正相信电动车可以燃油车进行PK。
2019年,中美贸易摩擦持续不断,此前特斯拉所有车型全部依赖进口,关税不断发生变化,在中国市场几次调价,销量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冲击。而国产Model 3的到来,将彻底使特斯拉免受贸易摩擦的影响,放开手脚,以更低的价格在中国市场进行厮杀。
2020年,中国市场将成为特斯拉重要的销量增长点。
投行Wedbush分析师丹·艾夫斯(Dan Ives)在展望2020年的报告中预测,“特斯拉将通过上海超级工厂在中国取得成功,并可能比美国和欧洲更快地达到关键的10万辆交付量转折点。”
显然,国产Model 3的到来,将会把中国的纯电动汽车,甚至是燃油车市场,搅动的不得安宁,市场的格局,将会被逐步改变。
然而,这正是此时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所迫切需要的。
三
2019年,中国汽车市场一片哀嚎,此前高歌猛进的新能源汽车销量,伴随着补贴的下滑,呈现出断崖式的下跌。
从2019年7月份开始,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开始了连续5个月的下滑。
2019年12月9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对外发布了11月份的车市销量,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9.5万辆,同比下跌43.7%。对于2019年的销售目标,1月份中汽协乐观的预期是160万辆,7月份下调至150万辆。
然而,今年前11个月国内新能源汽车销量为104.3万辆,只完成下调后年销售预测的69%。
一方面是补贴的下滑,一方面是燃油车为了抢占市场发动了激烈的价格战,此外,为了享受到“时日不多”的补贴,车企在2018年底猛冲了一波销量,在这样的背景下,纯电动汽车同比大幅下降。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在失去补贴的情况下,纯电动汽车的性价比尚未和同级别燃油车持平,这主要由动力电池的性能和成本来决定。
现阶段量产版电芯的能量密度大约在260Wh/kg,每度电成本将近1000元。如果电动车要对燃油车实现彻底的替代,则能量密度需要达到400Wh/kg,每度电成本需要降低到600元以内。
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理事长陈清泰认为,最迟到2025年,电动车的性价比将超过燃油车。
二是电动汽车的使用体验依然是不尽如人意,充电基础设施的布局依然令消费者感到“捉襟见肘”,特别是生活在城市中没有固定车位的用户,充电给他们带来了一定的“心理负担”。特别是到了冬天,续航里程的焦虑进一步加重,极大制约了人们购买电动车的欲望。
三是中国的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还没有太多深刻印象和全面的认识,主要原因在于主流车企的纯电动汽车产品尚未大规模进入市场。
2019年1—11月,中国品牌的市场份额为37.8%。不得不承认的是,更多人在选择汽车的时候偏向于考虑国际品牌。
然而,2019年1—11月纯电动汽车(国产)上险量排在前列的均为自主品牌。全球主流汽车品牌如大众、丰田、通用、本田都尚未真正发力,这个时间将会在2020年和2021年之后。
这样的局面,给了自主品牌在纯电动汽车市场充分成长的时间,但同时也导致了整个市场的蛋糕没有被真正做大,只是在小圈子里打的火热。
一个令小编感到悲伤的故事是,在十八线老家里的一位朋友当听我眉飞色舞的说起电动车的时候甚至以为是充电的摩托车。
我们当然不能埋怨这位朋友不够与时俱进。更广阔的市场、更庞大的消费群体,尚未真正的了解电动汽车,这是目前的尴尬,但同时也是未来的机遇。
国产Model 3的到来,将在很大程度上改变纯电动汽车的这样的窘境。
在成本方面,Model 3的大规模国产以及零部件本地化进程的推进,将促进本土供应链加速走向成熟。
据悉,目前国产Model 3的零部件本地化率为30%,2020年7月左右将达到80%—90%,预计年底实现100%本地化率。
在关键的动力电池领域,目前国产Model 3的动力电池由松下提供,后期将由LG提供,此外,特斯拉已经在寻求本土的动力电池供应商,据业内人士透露,2020年7月开始,宁德时代也将成为国产Model 3的电池供应商。
马斯克的压价能力举世皆知,松下CEO津贺一宏对媒体的一顿吐槽再次暴露了马斯克“抠门”的本性。
据松下方面的知情人士透露,马斯克频繁地直接给津贺一宏打电话、发邮件、发短信,要求松下降价。
津贺一宏气愤的说:“Elon很多次要求降低采购价格,有一次我回应他,如果再这样下去,我们要考虑撤走超级工厂的全部松下员工和设备。”
可以预见的是,马斯克将同样对新的供应商毫不手软,从而进一步加速动力电池价格的下降。
在车辆性能和自动驾驶方面,Model 3已经树立了标杆,这就导致所有想在这块市场占位脚跟的友商们都不得不向这一标准靠拢,甚至努力做到更好。而燃油车在方面已经基本上没有反击的可能。
此外,国产Model 3的到来也将推动车联网系统的发展,特斯拉将汽车静止状态充分开发,提供狗狗模式、露营模式、哨兵模式等“花式服务”的理念将会传递给更多的车企,引发效仿和更多的创新。
目前,国产Model 3补贴后的价格已经进入到30万以内的价格区间,杀入了豪华车的阵地。当然了,国产特斯拉Model 3标配基础版辅助驾驶功能,而完全自动驾驶能力的选装包价格5.6万元,要想买到比较满意的特斯拉这一部分的价格也要加上。
当性能比你好、功能比你强大、开出去不丢面子,价格又和你差不多,这些百年老店的压力可想而知。
很多业内人士认为,这一价格将会进一步下降,有一些车企在拆解了Model 3之后,认为该车的BOM成本在15-16万元之间,当特斯拉Model 3实现大比例的国产化之后,将会拥有比较强势的降价能力,这个价格或将最终会落到25万左右。
在这样的价格逼迫下,无论是造车新势力还是传统车企,都不得不有所动作。
近期,小鹏汽车火速推出了预售价格为24万元P7后驱长续航车型,就是一个有力的信号。而此前广州车展上发布的两款车型预售价格区间在27万-37万之间。
其次,Model 3的国产意味着第一个真正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纯电动产品正式杀入了国内市场,它将真正起到“教育消费者”的作用。
特斯拉已经形成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很多对电动汽车并没有什么研究的人,对这一品类全部认知就是特斯拉。拥有一辆特斯拉,甚至可以成为科技和前卫的代表。
强大的粉丝效应以及越来越多国产Model 3的上路,都将吸引更多的人关注电动车,看到电动车在整车性能、驾驶体验、智能化等方面远超燃油车,为中国消费者“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在这种力量推动下,人们对电动汽车将会发生新的认识,进一步促进整个电动车消费群体的扩大。在一过程中,更多的电动车产品将会从中获益。
四
那么,国产Model 3真的会在中国市场战无不胜吗?
与在美国市场取得的胜利相比,国产Model 3在中国市场将会面临几大挑战:
美国汽车的千人保有量较高,2018年美国每千人汽车保有量为850左右,而中国的这一数字是172,相差巨大。
这也意味着美国一个家庭可以有多辆汽车,分别满足不同的用车需求。而对中国家庭而言,一般的情况是一辆车满足全家人的各方面需求。而Model 3显然更适合年轻群体而非三口甚至四口之家。这将在一定程度上影响Model 3在中国市场的需求量。
二. Model 3虽然有着“超出常车”的优点,但人无完人,车无完车,它也存在着比较明显的问题,如做工粗糙、空间较小、驾驶者感觉很爽但乘客却很遭罪等问题。
这些问题对于美国消费者而言可能并不会影响购车决策,但中国用户无疑对内饰和空间更为看重。
目前,国产Model 3基本沿用了美国版本,尚未针对中国市场做出明显调整,内饰、空间和中国主流消费习惯有一定差别。而目前绝大多数合资品牌都会为迎合中国消费者习惯而专门设计本地化的车型。
特斯拉上海工厂超级工厂制造总监表示,未来国产Model3将根据中国市场和客户的需求进行设计等方面的优化和提升,中国用户的需求将在未来的车上逐渐体现。
不过,这依然需要一定的时间。
三. 特斯拉的自动驾驶和车联网优势在美国市场体现的更为明显,在美国与特斯拉竞争的几乎都是传统车企,在这些方面几乎没有谁可以和特斯拉抗衡,基本上处于被吊打的状态。
然而,这样的局面在中国得到扭转。中国的本土品牌规模虽然不大,但在车联网和ADAS方面的创新却更加激进,这些都使得国产特斯拉在这些方面的优势变得不再显著。
四. 中国本土的汽车品牌更了解中国市场和中国消费者,使得他们形成了自己差异化的竞争优势。
例如:
理想ONE定位为大7座SUV,针对中国日益增长的二胎家庭打造超大空间、没有续航里程焦虑的车型。在这一细分市场中,理想汽车几乎完美的避开了所有的竞争对手。
蔚来汽车通过极其贴心的服务和完善用户运营体系,收获了一大批铁粉,成功的树立电动汽车市场高端豪华品牌的地位,成为中国本土第一个在售价上可以和BBA正面较量的车企。
蔚来刚刚发布的全新ES8和新推出EC6,凭借性能、空间、外观、内饰、品质方面的优势,将有很大的可能在这一细分市场站稳脚跟。
小鹏汽车定位于智能化,将自动泊车、车联网系统等智能的标签牢牢的贴在了自己身上。
此外,尚未上市的拜腾也通过其优美的造型和超大的屏幕给人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
与美国市场相比,特斯拉将会在这里面对更加多样化的竞争,这也会分流掉特斯拉的销量。
越来越多的中国本土汽车品牌,已经找到了突围之路。
千帆竞发,百舸争流。
纯电动汽车的市场,不会是一支独秀。这些车型将会和国产Model 3一起,对整个燃油车市场造成猛烈的冲击,加快整个电动汽车市场的真正崛起。
2020年,是值得期待的一年。
作者微信:704553977,请注明姓名、公司和职务。
招 聘 《建约车评》招聘内容编辑,希望与具有如下特点的你,一起打造不凡的汽车科技新媒体。 1. 人品好,三观正; 2. 极强的进取心; 3. 文字好,以写作为信仰; 4. 心态极度open; 5. 英语好。 简历请发2691378@qq.com,附上任意自己满意的作品。
《建约车评》同时在招聘实习生 要求:有基本文字功底、一周至少四天在岗。 建约车评 只做有价值的汽车科技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