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特斯拉Model3后驱长续航版提车75天,行程6481公里;
平均日行程86.4公里,平均月行程2679公里。
高速行驶1000公里,比较熟悉了AP模式。
下面跟大家分享一下AP模式的整体体验。
一、功能定义
基础版辅助驾驶功能:官方定义为,车辆能够根据其他车辆与行人在行驶车道内自动辅助实施转向、加速和制动。
个人体验就是定速巡航和车道保持两项功能。
进入AP模式操作方式:
拨动两下右侧的档位杆即可开启AP模式。(Tips:略微往斜下方抬一下更方便进入)。
退出模式有两种操作方式:
1、转动方向盘,可以退出车道保持功能,保留定速续航功能。
2、轻踩刹车,可以同时退出两项功能,回到人工接管模式。
其中定速巡航下,可以根据前车速度及位置,实时加速或者制动;使用右侧的滚轮可以调节车速。
在定速巡航和车道保持模式下,车辆可以维持在一个车道中自动行驶。
二、使用场景
在高速路上或者环线路上有明确车道标志线及较少岔口的情况下使用。
使用场景:高速、环线、国道(少交叉路口)
忌用场景:车库、岔路口(有红绿灯)、变道
最早尝试在市内行驶,发现一是不能识别红绿灯,会自动冲过去;二是过十字路口后,道路识别会有偏差,会从最里道直接变道至外侧,或者相反。
这种场景下,是非常不安全的。
总之,目前的使用场景相对比较单一。
无红绿灯、无变道、有明确车道标志线。
三、使用体验
好的地方:
1、解放了双脚:使用定速巡航,汽车会接管你的油门和刹车。完全解放了双脚。自动根据前车行驶状态加速或者减速。通过右侧的滚轮上下滚动可以调整最大车速的数值;通过左右掰动滚轮,可以实现跟车间距的调整,该间距有1至7个档位,实测第1档位也有4~5米的车距。
2、解放了双手:使用定速巡航加车道保持,在高速路上解放双脚的同时解放双手。车辆可以自动保持在车道正中自动行驶。
一场解放手脚的驾驶旅途是完全不一样的体验,轻松、自由、不会觉得累,而且效率高。原本之前要跑七八个小时的旅途,五六个小时就跑完了。
整体体验下来,AP真香!一用上就停不下来,会上瘾!
不好的地方:
1、地图!地图!地图!
自动驾驶很依赖于数据精准、更新及时、导航专业的地图。而特斯拉本身自带的腾讯地图显然还没有达到这样的标准。首先是数据精准和更新及时方面,本次长途旅行,有一段是北京大兴机场北线的快速路,居然不识别;一直往快速路外的公路上导航。对比高德地图和百度地图,都有及时的数据更新。其次是路径的选择,总是不能给到合理的路径规划。再次是历史路径的记忆,上班来回的路每天都走,居然都记忆不了,人都熟悉了,导航还熟悉不了。看论坛上很多特斯拉车主都在车上增加手机放置配件,以此来使用高德或者百度来导航,真是让人汗颜!阿里的高德、百度地图、腾讯地图,三巨头在地图领域都不会放弃。腾讯地图需要多投入一些研发,多聘请一些更专业的行家,好好打磨一下产品体验。否则,虽然投资特斯拉占领了预装的先机;但是带来的却是产品口碑的下滑,甚至严重拖累了特斯拉自己自动驾驶的使用体验。
2、前方会车时紧急制动的安全隐患
在高速或者环路上,选择最内侧车道是比较轻松的。
如果选择最外侧车道,在会车路口,一旦前方车辆低速变道进入,处在辅助驾驶状态下的特斯拉会紧急制动,这里会导致车内人员的惯性前冲,也有可能造成后车的追尾。
在低速物体进入自动驾驶车道时,处在自动驾驶状态的特斯拉是不会变道躲避的,只能紧急制动;这比人工操控的状态呆板了很多,也增加了安全隐患。
所以有车主在车后贴了:自动驾驶中……请注意车距。
3、间隔的转动方向盘提醒
为了避免驾驶员长时间脱离人工监控,自动驾驶后每隔几分钟,都会出现“轻转方向盘”的提醒。这个还是有点儿麻烦。甚至网上有人为了避免这种干扰,而使用硅胶黏贴在方向盘上,这样就可以安心睡觉了。虽然这样大条的司机比较少,但是三五分钟就反复提醒,的确挺烦人。
而一旦忘记转动方向盘,或者转动幅度较小,就会惩罚性的禁止使用自动辅助转向。
于是在本次旅程结束之前,都无法再次使用自动辅助驾驶的车道保持功能,而只剩下来定速巡航。
该提示应该仅出现在高速状态,70迈以下的低速状态下实测,并没有出现。
4、能量消耗高
辅助驾驶情况下,能耗达到160Wh/km。远高于人工驾驶的120左右的数据。
观察看,其加速较快、刹车使用较多、能量回收的利用率低。
5、插队!插队!插队!
即使是选择最低车距,数值为1。基本上距离前车也有四五米的距离,在大都市的堵车环境下,基本上会一直有车插入。人工驾驶能紧跟前车30公分好不好?!
小结:
地图精准度及时性导航专业性差、前方会车紧急制动有安全隐患、过于频繁的手动接管提醒、能耗较高、跟车距离远是目前AP的不足之处。
然而能够在一定时间内,尤其是高速和环路上,解放双手和双脚;还是会带来不一般的感受。
AP还是真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