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来,特斯拉股价连续走高,持续刷新历史纪录,让股东赚到盆满钵满,也让空头叫苦不迭。特斯拉股价进入暴走状态,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无论是怎样的解读,“上海工厂”这个关键词都是必然会出现的。SeekingAlpha刊文指出,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电动汽车市场上,特斯拉得到了中国政府的强有力支持,他们将从不断成长的中国市场当中获得巨大的好处,而且还将以上海工厂为中心,展开进军亚洲更多市场的战略。
事实上,哪怕到不久之前,许多分析师们都对上海工厂惊人的营收影响潜力估计不足。在中国政府的帮助下,这一超级工厂以创纪录的速度建立起来,这就意味着特斯拉能够以它为杠杆,撬动自己在华电动汽车销售在未来几年当中猛增。预计从明年开始,大家就将目睹这一幕的上演,而这对于特斯拉和中国政府而言,正是一个双赢的游戏。
除了中国市场之外 ,上海工厂还将为特斯拉铺设好通往亚洲其他市场的道路。至少在欧洲的4号超级工厂投产前,上海工厂都将是特斯拉王冠上最璀璨的宝石。更不必说,在当前白宫保护主义政策令人难以预料的背景下,这工厂还能够提供一些额外的好处。特朗普政府那些令人难以理解的政策实质上反而起到了鼓励美国车厂更多投资中国的作用,虽然他们的初衷可能恰好相反。
中国宏观图景
今年,中国电动汽车的销售表现并不怎么理想,但是关键在于,电动汽车怀疑论者对这一事实的解读出现了重大失误。中国政府之所以要暂时减少电动汽车补贴,以及提高行业准入门槛,其政策要义是在于推动高品质车厂产品销售量的提升,将那些鱼龙混杂中低品质制造商的产品逐渐淘汰掉。于是,他们采取了这种金融和质量双管齐下的措施。中国政府之所以支持特斯拉,重要原因之一也是看中了该公司的品牌影响力,相信特斯拉这块金字招牌能够激起全国购车者对电动汽车更大的热情。
当然,特斯拉在这个市场上还必须面对激烈的竞争,不过,所有的对手都有各自的弱点和缺陷。特斯拉拥有真正领先的技术,同时还具备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像特斯拉这样既是消费品牌又是高科技同义词的品牌,在全世界也屈指可数。
预计未来一两年内 ,中国政府就会出台针对高品质电动汽车的新的金融激励措施。他们当前的目标是明年售出200万部电动汽车。今年前十一个月当中,中国总计出售纯电动汽车和插电混合型动力汽车104万部,较之2018年同期增幅非常有限。要达到明年200万部的销售目标,政府毫无疑问会在明年年初拿出新的激励办法来。
中国政府的中期目标是,到2025年要让电动汽车销售量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5%。按照当前的市场规模计算,这就意味着要让电动汽车年销售量在五年内攀升到大约450万部的高度。特斯拉的上海工厂年产量目标为25万部,其实也只相当于这个数字的大约6%,因此毫无疑问,这是个并不难达到的目标。保守估计之下,上海工厂就可以为特斯拉贡献大约125亿美元的年营收。2018年,特斯拉的汽车销售总营收不过也只有176亿美元。这两个数字对比之下,就不难看清上海工厂对于特斯拉整间公司到底有多大的价值了。
中国政府的长期目标是,到2035年,该国市场上大约65%的汽车销售量都由电动汽车构成。以当前规模计算,这就意味着大约1200万部。到2050年,中国市场上销售的预计就全是电动汽车了。
对于特斯拉而言,这无疑都是持续的利好。在今年前十一个月售出的104万部电动和混合动力汽车当中,83.2万部都是纯电动汽车。这个板块的成长是非常健康的,而插电混合型则呈现出式微的态势。根据研究者近期的估算,截至10月底,特斯拉的电动汽车累积交付数量为80.7954万部,行业第一。
相比之下,其他很多知名玩家如比亚迪,后者的数字当中有很多都是插电混合动力汽车。不少看空特斯拉的怀疑者都曾经宣称,未来的真正主角将是这些混合动力汽车,而非纯电动汽车,看上去,他们这一次又失算了。
特斯拉的上海工厂不但得到了有力的建设支持,而且还在当地得到了各种广泛的商业支持,比如:
——特斯拉工厂是上海自贸区的一部分。
——特斯拉获得特批,不必引入至少占股50%的中国合作伙伴。
——特斯拉从中国各国有银行获得了多达20亿美元的软贷款。
——上海工厂的建设是由中国政府的建筑公司负责的。
——12月上旬,中国政府已经确认了对特斯拉汽车的补贴。12月6日,工信部发布《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推荐车型目录》(2019年第11批),特斯拉纯电动轿车TSL7000BEVAR0在列。
亚洲市场潜力
特斯拉上海工厂的生产不单单可以满足中国市场的需求,对亚洲和大洋洲市场的辐射也是潜力十足的。
上海是特斯拉“大中华区”的营销中心,覆盖大陆、台湾和港澳地区。单单在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目前就有大约6000部特斯拉汽车上路。此外:
——韩国是个值得重视的目标市场。
拜韩国政府慷慨的补贴所赐,一部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在当地的零售价格只有2.65万美元。特斯拉已经在当地建起了一个由22处Supercharger超级充电站和172处Level 2充电站组成的网络。第一批交付的Model 3不久前已经从美国运到了韩国,而未来更多的交货可能会是从上海出发,后者就意味着特斯拉有希望进一步降低其产品价格,或者是让利润率得到进一步提升。韩国是全球第十二大汽车市场,年销售量150万部。他们正在向着电动汽车未来大步飞奔。
——日本的进展将非常有趣。
日本是全球第三大汽车市场,年销售量约520万部。和韩国一样,日本也非常重视电动汽车这个未来发展方向。日产的Leaf是一款出色的产品,将成为特斯拉在当地市场上的劲敌。只不过,虽然近期的发展显示,电动汽车在日本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当地人似乎还是更加偏好氢电池。
据估计,目前特斯拉在日本的每月销售量只有大约320部。不过,当地媒体对Model 3都非常看好,这种媒体的盛赞到底是否能够转化为实际的销售业绩,还有待于时间给出答案。需要指出的是,特斯拉的Model S和X之所以销售表现不佳,很大程度上也和车型尺寸有关,后者与日本的道路,以及大城市里越来越常见的自动化多层停车系统并不匹配,但是Model 3在这方面就没有问题了。
——澳大利亚市场已经到了起飞前夜。
澳大利亚是全球第十五大汽车市场,电动汽车在当地之所以进展迟缓,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政府并没有出台支持政策。不过,今年9月有媒体报道称,第一批运达的Model 3上岸后受到了非常旺盛的需求的迎接。当月的销售量在1200部到1500部之间,意味着Model 3成为了该国当月第五畅销的车型。
这个单月1500部的表现已经是很大的进展了,要知道整个2018年,Model S和X相加,在当地也只是售出了大约1200部。目前,澳大利亚的道路上行驶着大约4000部特斯拉汽车。看上去,这个市场已经做好了电动汽车强势起飞的准备。
——印尼是东南亚的典型。
印度尼西亚是全球第十六大汽车市场,年销售量约110万部。该国在东南亚市场当中具有相当的典型性,特斯拉大有前途。这一前途在出租车行业体现得尤其明显。该国最大的出租车公司Blue Bird旗下拥有3万部运营车辆,他们正在建立自己的电动汽车车队,主要从特斯拉和比亚迪购买。和传统的内燃机汽车相比,电动汽车能够让该公司节省40%的成本,多获得30%的营收。
上海工厂出产的Model 3显然将帮助特斯拉在当地市场上完成进一步的扩张。
亚洲拥有全球第一、第三和第五大汽车市场,而且当地汽车市场的成长速度还要领先于全球其他地区。对于特斯拉而言,上海简直就是进军这些市场的完美跳板。
Model 3在中国
12月上旬,上海工厂就已经达到了周产1000部Model 3的初步目标,进展大幅领先于预定日程。
接下来,这些成品将被运往特斯拉在中国各地的24家店面。各种体验店、服务中心等正迅速在中国遍地开花。
初步观察发现,上海生产的Model 3甚至要比在美国弗里蒙特生产的还要更胜一筹。虽然目前还没有足够的用户测评信息,但是那些怀抱偏见,认定中国制造的产品在品质上肯定要逊色的意见十有八九又要被打脸了。事实上,苹果的iPhone就早已证明,中国人并不是只会制造各种低价的劣质产品。
目前,特斯拉已经在中国170个城市建立了大约1300处超级充电桩和2000处目的地充电桩。据信扩张之后,他们将拥有362个充电站和48家店面。不过,这些数字与他们在中国市场上必须面对的超级玩家还有很大的差距,比如梅赛德斯和BMW都拥有超过500家店面。
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在中国市场的起步售价是35.58万元人民币,扣除补贴额度后为33.08万元。日前有媒体报道称,明年特斯拉将使用更多从中国当地采购的零部件,售价有望进一步降低。这也是在当地建厂给特斯拉带来的一个额外好处——他们的产品将变得更有价格竞争力。
目前,上海工厂单班生产的Model 3,周产量据信就已经达到了1000部,而特斯拉预定的短期目标是三班生产,周产量3000部。所有售出汽车只按照起步价格计算,这也意味着上海产Model 3在2020年当中将为特斯拉贡献每月1.39亿美元,全年16.6亿美元的营收。
不过,这些与特斯拉的更长期目标相比还算不得什么,他们准备先将年产量提升到25万部,最终达到50万部。即便以25万部计算,在最保守的车型和价格估计下,也意味着在上海的生产能够为公司带来每年115.7亿美元的营收,而特斯拉2018年全年的汽车营收也只有176亿美元。
今年前九个月当中,特斯拉在中国市场的总营收为21.38亿美元,占全球营收的12.4%。中国必将成为特斯拉全球最大的市场,而上海工厂则是达成这一目标的催化剂。
前面的数字并没有计入那些特斯拉目前正在从美国向中国出口的Model 3扩展车型,后者当中,长续航全轮驱动版售价43.99万元人民币,高性能全轮驱动版50.99万元。
事实上,即便在上海工厂的生产开始前,特斯拉就已经是全球领先的电动汽车销售者了。
上海工厂必然会让特斯拉的前进脚步进一步提速。这还不单单是电动汽车的事情。一些怀疑论者不理解的一个重要事实在于,在中国市场上,特斯拉Model 3的价格相对于梅赛德斯、BMW和奥迪等高端品牌的内燃机汽车还是很有竞争力的。这三家德国厂商的最大市场都是中国。比如,奥迪去年在这里售出了49.1万部,梅赛德斯售出了51.4786万部。
梅赛德斯今年悄然在中国取得了不小的成功,证明了高价位汽车在中国的需求还是很旺盛的,不管是电动汽车还是内燃机汽车。比如,价格高达288万元人民币的迈巴赫S600就有一个很不错的利基市场。更接地气一点的层面,33.98万元的BMW 320LiM和73万元的BMW X5都卖得很不错。
梅赛德斯不久前也推出了他们的第一批中国制造电动汽车,EQC纯电SUV,售价58万元人民币。梅赛德斯是一个在中国很有号召力的品牌,但是其相应产品的价格和技术参数其实并不如特斯拉有竞争力。
其他产品在中国
特斯拉目前在中国的运营,汽车当然是重中之重。除了Model 3之外,S和X当然也会持续为公司在当地的营收贡献自己的份额。
不过,特斯拉在中国还可以找到其他重要的潜在生意。
——中国的电动卡车市场已经很可观了。
要在标准卡车方面和市场领先者比亚迪竞争,对特斯拉而言当然并不轻松,但是他们的Semi很可能也有一定的潜力,甚至最终也有一点可能性在中国投产。
——革命性的特斯拉Cybertruck 已经在中国市场展开了营销,收获了相当数量的预订金。
这款产品在中国到底将只是限于利基市场,还是会更广阔地铺开,目前还难以预料。总之,在中国生产这款电动卡车,或者是有些媒体所报道的迷你版,也不是完全不可能的。从历史角度看,中国从来就不是一个皮卡的大市场。不过,去年情况似乎已经有了一点改变的苗头。这一年,中国售出的皮卡数量达到了45.2万部,使得该国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皮卡市场,但是从更宏观的层面说,这还是个利基市场。许多行业人士和观察家都认为中国的电动卡车市场也许已经到了起飞的前夕。当地重量级玩家如吉利汽车等也向电动卡车寄予厚望。
Cybertruck已经在中国社交媒体上引起了轰动,这也充分体现了特斯拉品牌在中国的影响力。现在,消费者在特斯拉中国网站缴纳1000元人民币,就可以预订。
——Model Y的具体生产计划尚未得到确认,不过特斯拉已经在制定生产目标了。
看上去,最终生产很可能是在弗里蒙特和上海同时进行,晚些时候,柏林也会参与进来。对于特斯拉在华销售业绩而言,这无疑也将是个大事件。
——储能无疑将是特斯拉在中国的另外一个大市场。
事实上,特斯拉自己也越来越重视储能业务的发展。据信,目前在上海建设的第二幢建筑就是电池厂。晚些时候的“电池投资者日”预计会让外界了解到特斯拉这部分生意会如何在中国展开的信息。这个领域也受到了中国政府政策的大力鼓励。
事实上,中国正是电池开发和储能技术发展最适合大展拳脚的地方之一。以比亚迪领衔,二次利用储能正在全面推开。
结论
特斯拉在中国受到的热情欢迎现在正在德国再现,当地的政治家们也纷纷表态要大力支持将在柏林建设的4号超级工厂。
这种情况与美国有着巨大的不同。就在不久前,特朗普总统刚刚做出决定,不顾国会和美国汽车行业的意愿,拒绝延长电动汽车税务优惠系统的有效期。特斯拉需要到别处去寻找更多支持,而几乎其他所有国家的政府和其环境政策都对电动汽车更加支持。
在亚洲和欧洲,这种支持将帮助特斯拉实现营收的迅速扩张。以市值来说,特斯拉现在已经是美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了,在全球也排名仅次于丰田和大众而位居第三。来自上海的好消息无疑为该股价格近期的大涨做出了一份重要贡献。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特斯拉,是因为后者拥有卓越的技术和强大的品牌。他们相信,这样可以鼓励中国消费者更多购买电动汽车。从这个角度说,上海超级工厂正是特斯拉与中国政府巨大的共同利益的集中体现。
关注腾讯美股官方公众号——“腾讯美股” (qqustock),更多精彩内容等着你!
免责声明:本文内容及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一切有关本文涉及上市公司的准确信息,请以交易所公告为准。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