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esla 「中毒患者」有好多层症状:
1、积极写经验贴(全自助没办法)2、积极向人推荐(主要是为了赚超充额度)3、积极参与活动(主要是为了网友见面)4、再买一辆摊低成本(原因你懂得)...
笔者发展到了第3层。
近日北京亦庄交付中心的业务量较大,召集了志愿者为新车主讲解基础使用步骤。
笔者参与此活动,成功为 3 位 Model 3 车主,1 位 Model X(其实我也不是很熟) 车主讲解。期间,与数位活跃在车友群内的网友见面,广泛讨论了「韭菜」 的定义-_-||。
社区传统
Tesla 的车主有着极强的自我服务意识和社区精神。究其原因,跟产品的定位和气质、销售服务模式有关系。
Tesla 的车电子部件比较多,隐含功能比较多,基本上也没有人会去看几百页的使用手册(也没法做到最新),早期小问题也不少,于是乎,车友们会自发组成各地群(北京、上海、浙江……)、细分群(美化、出险、颜色……),以服务各类需求。
早期绝大部分的车友们,对车子偶现的小瑕疵的容忍度也很高,口头禅是:又不是不能开。
Tesla 走的官方直营销售和服务,甚至要逐步转为线上销售。因为各种原因,Tesla 目前现金流很紧张,传闻卫生间的纸也取消了。一年来,股价一路走低。多卖车,多交付,多回款成了击败空投的最好办法。
最早在 Model 3 开始在美国交付的时候,车主们就自发组织了志愿者活动帮助官方交车。到了中国,这一优良传统也延续下来。近期周末,车主们就出现在体验门店、交付中心,以老车主的使用经验,为官方出力(不能让它倒闭了,否则就没有质保了!)。
交付活动
本周,北京交付压力较大(数百辆)。交付流程中,为新车主讲解车的使用,是很费人力的,又是老车主最擅长的。于是志愿者出现了。
早上 9:30 在亦庄交付中心集合(大家都非常准时),官方一位工作人员(纹身哥哥)为大家讲解基本流程。记录了一下:
核对车架号开启前后备箱开启充电盖开启空调启动和停止手机钥匙
我根据自己的体验,加了两项:
离车自动锁车和提示辅助驾驶设定音乐源切换
其中第一项,是需要设置:离车自动锁车和锁车提示。
开工之前,一定要美美的拍一张合照:
上午提车的车主没那么多,义工们主要出于「趴活儿」的状态——站成一排,等待被翻牌子。
到中午领盒饭的时候,每人大概交了1-2 辆吧。我交的的一个车主是一位做云计算的同行,顺带溜了我一圈。
真正的挑战在下午,夏至的北京午后,室外真的很热。很幸运地,我今天抽中的四辆车,都是「停在室外」!
车内温度超过 50 度。刚上车的时候,我都会第一时间打开空调,跟新车主说「来,我们一起感受 Tesla 空调的快速制冷能力」。一般情况下,新车主的屁股的灼热的疼痛也会被看到自己新车分泌的多巴胺所掩盖,还能比较好的听我讲解。
现在的车主大部分都提前做了功课了,感觉比我都懂^_^,但是我担保他们没有办法做「锁车提示的功课」。
因为临时 Model X 的老车主不够,我还帮交付了一辆 Model X,新车主是一对小两口。车子白色外观,白色内饰,好看。一开始在开门的时候有点囧,其实实体钥匙靠近的时候,就可以按压开门了,我还尝试在实体钥匙上瞎按。
时间过得很快,在交了几辆车之后,到了下午两点。于是大家都可以休息下了。
接下来的交付量就没那么大了,于是我们就撤了。
车主交流
如果将 Tesla 比作一个社交网络,它的价值是跟其中的节点数量的二次方成正比。通过这类活动,老车主们能够形成更好的连接。新车主也基本上是会加入到各类交流群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子网络。
活动期间,除了认真的交付之外,义工们还开展了社交,交换了对于各类问题的意见。
虽然大家来自各行各业,但基本上都是愿意接受新鲜事物,能够认可 Tesla 的品牌调性,认可「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的 vision。
大家吐槽了不完善的 NOA,讨论了降低胎噪等事项。大家基本已经达成了「买后不聊价格」的共识-_-||,也基本能够理解现在的价格策略,最后找出了摊低成本的最好方式——再买一辆。
TESLA RELIGION
交流群
加微信: freeface
,拉你进群,请备注 特香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