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里面的一个不大不小的新闻,特斯拉要收购Maxwell,该公司董事会已同意特斯拉的收购邀约,特斯拉将以2.18亿美元收购Maxwell,较上周五Maxwell的股价溢价55%,该交易最快于2019年二季度完成。买卖的故事其实也连带着很多的问题:
-
特斯拉为什么要买Maxwell?看中的是什么技术,后面整合到哪些产品里面去?
-
Maxwell为什么要卖?好东西为什么要急着丢出来,如果之前的车企用不了太多,是明珠暗投,董事会觉得没希望,是买的精还是卖的精?
-
对于我们产业圈来说,在电动汽车还是能源产品线影响更大一些?
遵循这些问题,今天上海下雨没法带娃出去玩,坐下来试图找到一些线索来看一看。
1)Maxwell的基本情况
Maxwell 是一家历史很悠久的电池开发和制造公司,1990 年代转向技术输出并运用于商业产品,主要生产超级电容,从公司的历史估值来看1998年是个顶峰,而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谷底徘徊。
从产品应用来说,超级电容应用的领域比较分散,广泛的分布在能源方面,而2018 的年收入截至九月只有7200万美金,一直在亏钱。
备注:Maxwell 两次被美国证券会(SEC)指控称:2011年时 SEC 称该公司向某国官员行贿,Maxwell 以支付罚款而否认指控结案;2018年SEC指控 Maxwell 及其前销售主管之一以欺诈手段夸大收入,Maxwell以支付 330 万美元已达成和解
在收购Nesscap的时候已经细分了不同的领域,主要在风电、汽车、大巴、电网、工业制造和铁路方面。
本质来说超级电容在工业领域就是按照调节功率使用的,单位kWh的价格和锂电之间的差异使得使用的范围和可用性都有很大的差异。在足球比赛里面有点像完成最后一下的射手,其他时间段都是隐身的,时刻处在备份状态下。
2)Maxwell在汽车领域的发展
Maxwell在汽车行业里面跌跌撞撞很长时间了,从装机量来看也不少了,截至2018年底全球有超过610万辆汽车在使用其超级电容器技术
最早2010年向大陆集团提供了启停电压稳定系统的储能单元这个东西就是用来做12V启停系统的稳压的作用。后面越用越少了,主要用在标致/雪铁龙和通用汽车上。
2018年,Maxwell算是在吉利上面可能找到机会,合作的第一步,基于Maxwell超级电容器技术将被引入五款微混及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CMA产品平台架构),车型将于2019年底前投入量产,首先投放的市场为北美和欧洲。
将超级电容器作为峰值功率电源,为混合动力汽车中的电动悬架、电动助力转向、电涡轮增压和能量回收等功能提供动力。从寿命和安全性的角度,超级电容器考虑应用于自动驾驶和ADAS的备用电源中,作为电池的替代或补充储能单元。
从远期技术来看,所谓的干电极的技术,更多的还是在超级电容工艺上朝固态电池转向也可以,比传统的锂电工艺来说,这个转换在科研层面说得通,但是有什么干货真的是不好说。
Energy Density:>300 Wh/kg Demonstrated with Path to >500Wh/kg identified
Technology Enablement & Environmentally Responsible:No Solvents, Next Gen Materials, Cobalt-Free, Solid State
3)特斯拉的整合方向
这个我们只能进一步猜测了,主要的可能性是把超级电容和电池并联起来用,急加速急减速用超级电容,电池输出平均功率。这个设计是脱胎于原有的HEV的设计,现在改一个变种,为相对较小的电池(70kWh+超级电容)来考虑,或者在皮卡和货车上面,在起步和加速阶段来降低电池的压力,这个事情还要仔细琢磨一下。
备注:在特斯拉产品线中,纯电动皮卡、纯电动半挂 Semi Truck,由于不同的载重设计,使得整个动力总成的要求很高,对瞬时充放电的功率需求肯定是不同的,但是对于纯电动乘用车和储能产品线的意义,还需要进一步观察和思考。
小结:我觉得全球科技市场,在2B领域都面临一个问题,没有有能量的客户的推广和尝试,技术和产品不值钱,未来在技术整合中,可能买的精,买的能把技术和产品的价值压榨到最大。空有好的技术,公司还得贱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