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你可以选择很简单的方式。”
先哀悼一下。2006手动伊兰特车主入坑model 3,渴望更多了解它,然而就算各种降价却依然买不起…… 没关系的,反正最近看着小鹏和比亚迪是越来越顺眼了。
好了,哀悼完毕。特斯拉不是一直号称2170电池比上一代的18650能量密度高出30%么。无意中发现有人拆解2170电池的视频,人肉证明这个事实。
我也是第一次看到2170电池内部到底都是咋回事,还挺有意思的。
这位博主不知道通过什么关系从Gigafactory搞到了2170电池(不是说产能紧张么?咋这么慷慨?)
首先要做的是将电池接到电阻器上,把电完全放干至零电压。
拆解电池真的是很危险的事,我虽然也很想试试,但曾经看过某些彪悍的俄国人试验2170电池过充后爆炸的视频,就立刻打消这个念头了(太邪恶了)。爆炸效果是下面这样的。
好了,回到正题。先切开正极端子。
这个蓝色的东西是介质阻挡,就是一种塑料盖,用来防止卷芯和端子发生接触发生短路。另外,在电池的另一端也有一个塑料盖。
把电池拆开后,你会发现在电池外壳内部紧贴着一层薄膜,用来防止电池内部的热量跑出去,通俗地说就是防止电池爆炸的。
另外,为了防止电池过热,你看到那个在电池端子上传说中的三个散热小孔了吗?这些小孔的直径约小于0.5㎜,这对于电池制造工艺来说是很大的挑战。此处再给松下点个赞。
拆开卷芯,首先看到一个铜卷。它在电池内部发挥着负极的作用,当电池充电时,电流会流经这个铜卷,让电池内部的电解质慢慢移动到高位。
负极和铜卷之间是用丝锥焊(tap welding)接连接的,这一点据说在薄片上是很难做到的。(我也不知道tap welding是什么焊接方法,查维基都没查出来,不过好像很厉害的样子)
进一步拆开卷芯,又出现了一个绿色的薄膜,它的作用就是黏合铜片和内部物质的,避免电池物质结构松散。
然后,关键的东西出现了。这个黑色的粉末卷状物质就是我们经常说到的特斯拉电池独有的NCA正极化学物质了。成分就是锂、镍、钴、铝,2170电池就是用它来维持能量的。
这些正极化学材料黏合在另一个金属片上,而这个金属片又是连接在正极上的。
卷芯拆开后的长度差不多是32英寸长,model S的18650的卷芯是24英寸。
最后这位博主就得出结论说正因为如此,model 3的电池能量密度提高了30%。其实这个结论我没太明白,他也没给出推倒过程,暂时保留意见吧。
不过,让人能一窥2170电池里面是咋回事还是挺有意思的。你发现了么?里面结构特别简单,好像没看见PTC和CID之类的,所以说,特斯拉在电芯上也尽可能做到了简化和轻量化。是不是因为他们从整体上权衡过后,觉得相比之下这些熔丝会更轻、更划算一些呢?
from A to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