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一些简单分析,我把大家关心的 Roadster 车重算出来了,得到的结论是:
这是特斯拉一次成功的营(hu)销(you),它的出现非但不是电机取代内燃机的转折点,反而更加说明在未来几年,纯电车依然难以撼动内燃机车的地位。
首先,1.9 秒 0 - 60 mph 和 1000 公里续航都不是什么重大突破。毕竟起步加速本来就是电机的强项,也是特斯拉从创立以来的重点宣传项目,特斯拉的轿车 Model S P100D 都能做出 2.28 秒,跑车理应更快,1.9s 可以说是特斯拉的常规操作。
有人说加速度超过 1.4g, 需要轮胎有很高的摩擦系数,普通轮胎很难实现。但我认为轮胎并不是问题,Motor Trend 做的加速测试,P100D 已经做到峰值超过 1.4g 的加速度。
链接:http://www.motortrend.com/cars/tesla/model-s/2017/2017-tesla-model-s-p100d-first-test-review/
很多人认为光靠提高电池容量来提高里程没有问题,但我认为是有一定问题的,因为靠堆电池会带来充电时间和车重增加,性质跟用充电宝解决手机续航问题一样,不是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这也是为什么我说这次不是技术突破。
没想到的是在研究下一个问题的时候发现,利用现有数据是可以算出车重的。
下个问题就是扭矩,10000 Nm 的数据令人震惊,毕竟家用车才两三百,跑车常见的是 500,布加迪 Chiron 做到了 1600 已经非常恐怖。然而就在大家纷纷检查 Roadster 是不是多打了一个 0 的时候,特斯拉官网已经告诉我们答案:一万牛米是指 wheel torque,轮上扭矩。平时说的扭矩都是专指发动机输出扭矩,从来没见过哪个厂商宣传轮上扭矩的。于是我做了计算,想看看一万牛米轮上扭矩到底是什么概念,结果发现了更大的问题。
轮上扭矩 = 发动机扭矩 x 传动减速比
根据 Motor Trend,P100D 的发动机扭矩 791 lb*ft 也就是 1072 Nm, 减速比 9.73,忽略阻力,P100D 的轮上扭矩是:
1072 Nm 不一定准确,其他来源有维基的 1250 ,还有一些数据是 900 多,但算出来的轮上扭矩都是接近 9000 到 10000+。
结论出乎意料: P100D 的“扭矩”早就接近一万牛米,这次 Roadster 是强行偷换概念,玩了一把文字游戏。而且它反而说明特斯拉认为 2020 年的轮上扭矩跟现在相比也不会有提高。
保险起见,我又从另一个角度算了下 P100D 轮上扭矩:
轮上扭矩 = 驱动力 x 轮胎半径
F = ma,所以驱动力 = 车重 x 加速度,P100D 车重是 2250 kg,假设司机 50 kg,总重取 2300 kg,加速度 Motor Trend 测的最大值 1.4g,这里取 1.3g,轮胎是 245/35R21,半径是 0.35 m,所以轮上扭矩是:
所以可以认为 P100D “扭矩”确实接近 10000 Nm。
既然知道 Roadster 轮上扭矩一万牛米,估计最大加速度 1.5g,由@杨治的图算出 325/30R21 轮胎半径 0.36 m,就可以算出质量。
在算之前先看看其他车:
特斯拉第一代 Roadster 的原型 Lotus Elise Series 2,0.8 吨:
特斯拉第一代 Roadster,1.3 吨:
马自达 MX-5,1 吨:
丰田 86,1.2 ~ 1.3 吨:
宝马 Z4 (E89),1.4 ~ 1.5 吨:
蔚来 EP9,1.7 吨:
布加迪 Chiron,2 吨:
特斯拉 Model S P100D, 2.2 吨:
Roadster 的质量:
即使加速度取 1.6 g,算出来的质量也有 1.77 吨,而且这个数字不会再小,因为更小的质量,不需要一万牛米就能做到 1.9 s。 所以,看来特斯拉对2020年电池重量也不太乐观。
(算出这么高的重量也有可能是性能放卫星结果牛皮吹破了,当然我不相信特斯拉这么丧心病狂,也可能是我算错,欢迎指正)
特斯拉唯一乐观的大概就是 2020 年的电池体积会变小,因为他们想在这么小车身里塞 200 kWh 的电池。也可能是占用的行李箱空间。
总结:特斯拉在认为 2020 年电池续航里程不会显著提高,电池重量不会降低,电机扭矩不会提高的前提下,发布了一款塞满电池的 1.7 吨以上的小跑车,并玩了一下文字游戏,让大家觉得电动车已经可以吊打内燃机车,电动车的时代就要到来。
实际上,特斯拉宣传手段也只是换汤不换药,跟以前并没有什么不同:突出电动车起步加速快的优点,回避电池的短版。而且还间接承认了电池技术到 2020 年也不会取得突破。
我相信特斯拉有能力造这样的车。在车厢普遍越来越小,腰线越来越高的今天,Roadster 这样的车身比例真是深得我心,而且驾驶感受一定很特别,但重量和电池的短版依然无法解决,让它不足以像内燃机车取代马车那样取代传统跑车,也不能预示电动车成为主流。
另外,反对@一苒对我的反对。
(原文为:外观爆表,性能爆表,特斯拉让电动车有能力彻底超越内燃机车)
我的观点是加速强不属于技术突破,仅此而已。实际上我觉得 P100D 做到的水平就已经挺厉害的,但这次是在 P100D 的水平上的提升,不能算是突破,但这次发布会之后,很多人感觉这是重大突破。有可能是我表达水平有限造成误会,但我在这里声明:
1. 我没有说“不值得吹”,对加速度的宣传方式我没有任何意见,也没有故意轻描淡写,只是表达我对“加速 1.9s”这件事的理解而已
2. 我从头到尾完全没有打算讨论“加速度值不值得吹”的问题。
首先,我不是电池专业人士,但你说“超大电池确保这台车拥有超强的性能”,这种逻辑给我感觉就是“加大油箱可以加强一辆油车性能”。
然后跟第一条一样,我讨论的是“靠堆电池容量提高续航的意义”这件事,我同样认为这样做不是技术突破,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目前电动车充电时间的问题。
至于用增加充电桩的方式缓解里程焦虑,我认为一定程度上当然可以缓解,但这又不是我的讨论范围。
再重复一次,我想表达的观点是:靠堆电池增加续航不属于技术突破。
我说的忽悠是针对用轮上扭矩指代扭矩这件事,我的观点仅仅是:特斯拉用轮上扭矩指代扭矩做法属于偷换概念,玩文字游戏。至于他为什么能成大新闻,为什么其他企业不是大新闻,他成大新闻是不是因为创新,这又不是我讨论的范围。
我的原文是只是说了句“驾驶感受一定很特别”,并没有讨论它的好坏,而且我觉得我没能力,也没必要在这个时候去评价,不知道你怎么从中看出我原来评价超跑的规则是什么,现在评价超跑的规则又是什么,这个规则怎么变了。然后你说我“说轮上扭矩一般”,我必须声明:我并没有说 roadster 轮上扭矩一般。我想做的仅仅是研究一下“轮上扭矩一万牛米是什么概念”而已,而且根据 F = ma, 车轮半径相同的情况下,质量越大,加速越快,轮上扭矩必然越大。比如看到 P100D 的重量和加速,就可以判断它的轮上扭矩非常大了。这也是为什么之前从来没有厂家会宣传他们的轮上扭矩。
我实在没搞懂这是反对我哪项观点。但是我想重复一次昨天的评论:我一直在尽量从客观角度去分析一些事实,从事实中得到一些结论,如果分析有误,非常欢迎指正,但在别人用事实说话的时候,你却去分析别人的立场,很多人也并不关心事实,只是想通过表达一些观点,为他们的立场找认同感而已,这是你们的自由,但我感觉这样做很无聊。
最后,上一张去特斯拉总部在停车场看到的一辆落灰的一代 Roadster 吧。
作者:匿名用户
来源:知乎
链接:请点击下方“阅读原文”查看
快,关注这个公众号,一起涨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