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驱动世界。”
本系列Part 1介绍了model 3电池的原材料部分,已经忘记的同学出门右转复习一下(参考阅读:Model 3电池及BMS技术解析系列)。
Part 2我们就来说说电芯的制造。老规矩,图文解说。
众所周知,特斯拉有一个全球规模最大的电池工厂Gigafactory,于2016年开始动工,现已投入生产有一段时间了。
其实直到今天Gigafactory还处于在建过程中,目前的规模连计划的一半还没达到,建完后的全景是如下图这样的,特斯拉计划2020年完成全部工程(大部分人只能望图兴叹啊~)。另外,这座位于内华达州的Gigafactory只是第一步计划,他们还会在欧洲和中国建电池厂。
我们都知道model 3的电池从model S/X时期的18650电池,改用了21700电池。原因也是单纯地出于成本与性能最优化的考虑。
那么为何特斯拉采用了圆柱形电池,与大多数主流厂家选择了不同路线呢?比如我们拿几款市面上主流的电动车为例:
宝马i3采用了方盒形电池。
通用Bolt采用的是软包电池,包装在方盒形的模组中。
表面上看来方盒形或软包电池比起圆柱形电池可以节省更多空间,似乎更为合理些。这种情况是电池要为某款特定车型做定制化开发。例如我们熟悉的手机电池就是这种方式,电池会为手机的设计做定制化。
但特斯拉的逻辑是不一样的,在电池的通用性与专用化之间,选择了前者。所以你看这个电池不只是用于特斯拉的电动车,还能用于他们的储能设备,多方便。其实这不难选择,因为其它主机厂起初觉得电动车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撑死一年也就几千台,电池定制化不是大问题。而特斯拉是从一开始就决心目标要年产百万辆级别的,必须要考虑到通用性层面。
你需要更多的电量吗?那就加两节。你需要更高的电压吗?没关系,再加两节…… 同样的电池在特斯拉旗下的各种产品中都是通用的,有非常高的拓展性与灵活性。所以,格局要大呀~
由于特斯拉的这种通用化路线,让量产变得更加方便迅捷,他们的降本能力也远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事实上今年内他们就能做到电芯的$100/kWh,领先业界平均至少五年以上。
反观通用等其它主机厂,他们其实一直从外部的电池供应商那里采购电池。起初或许除了成本高外还不会影响到车辆的正常生产,但假如LG化学从其它客户那里拿到越来越多的订单怎么办呢?就算LG化学的工厂都冒烟了产能还是有限的,到时候连车都没得生产了。说到这里,其实各大主机厂目前正处于这种缺电的紧张状况。(参考阅读:)
而特斯拉对电池业务的垂直整合起初成本会非常高,看起来傻傻的(多少次被做空啊)。但对电池的大举投入恰恰是他最大、也是最坚不可摧的竞争壁垒。
最后,到底在Gigafactory里负责生产的是特斯拉还是松下呢?其实是松下了,如果从零开始搞电池业务,没个十几年的积累是不行的,特斯拉不能等那么久。于是特斯拉当初去找到松下,给他们画了一个巨大又美味的蛋糕,然后松下就动心了,决心和特斯拉撸胳膊一起干了。而Gigafactory与其它电池厂本质上的不同是,蓝图完全由特斯拉提出、产品完全按着特斯拉的需求开发、共同参与研发、只供特斯拉一家(当然这部分以后电池实在有太多富余了,他们肯定不排斥卖给別家的)。
好了,Part 2就到这里吧,还有更多干货在后面,请继续关注本系列。
如果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欢迎转发、分享给更多人。
参考阅读:Model 3电池及BMS技术解析系列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Astroy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