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在 6 天前,也就是 11 月 16 日,广州车展媒体日第一天,特斯拉中国在没有任何预告的情况下,向国内的 Model 3 预订车主发送了预选配邮件。每个当天生成的订单即刻进入排产,交过五万定金的车主迅速进入亚洲首批 Model 3 交付名单。
这封邮件快速推进了 Model 3 在中国的交付时间。
但长续航版 ¥588,000,高性能版 ¥698,000 的高定价一下子让大部分交过 8000 元意向金的 Model 3 准车主望而却步,定价的背景原因是 40% 的关税,这里就不多加赘述了。
在中,我们对 Model 3 定价的评论是,花费一定的溢价,抢先拥有地表最强纯电动车。
下面的一系列操作让我觉得,特斯拉依然是我印象中那家非常变态的公司。
今天,11 月 22 日,马斯克家中也许正烤着火鸡,喜迎太平洋时区的感恩节。
“Elon, Today?”
“OK, Let's Do it !”
早上,大部分媒体还没从睡梦中醒来,特斯拉中国就在内部传达了一个消息:今日起,在中国销售的 Model S,Model X 电动车的价格下调 12%-26%,Model 3 长续航版起售价 54 万元,Model 3 Performance 高性能版为 59.5 万元。
仅掰下一个火鸡腿的功夫,特斯拉中国官网已全线调价完成,中国区销售、交付进入备战状态。
Model 3 准车主订单价格已下调完成
此刻没有溢价,Model 3 已是最高性价比进口车,并将迎来它的中国时间。
为什么是最高性价比?
1.特斯拉最新一代车型
不要自己骗自己了 Elon
Model 3 就是缩水版的 Model S。它续航里程更短、性能更低、功能也更少,Model S 有更多的先进技术。
与 Model S 在 2014 年刚进入中国市场时不同,Model 3 已是经 Model S 和 Model X 的生产设计经验后更成熟的下一代车型。虽然马斯克一向对外表示 Model 3 并不是相比 Model S 更先进的一代车型,但从整车智能电子电气架构、造型内饰设计语言、三电动力驱动总成来看,Model 3 完全是超越 Model S 的下一代车型。
2. 经市场验证
仅 Model 3 一款车型,在美国市场单月的交付量已是同级别豪华品牌所有车型的总和。并且在 10 月 13 日,特斯拉宣布 Model 3 的总产量超过 10 万,这还是仅投产了高配和次高配(高性能版和长续航版)的情况下。
Model 3 在美国的交付量超过 3 系、A4、C 级、IS 的总和
Model 3 在北美面对其他豪华品牌的态势已有如 iPhone 4 在面对其他所有手机一般,这也是智能电动汽车第一次登上销量的榜单。
市场反应的背后,是 Model 3 极强的产品力。无论是电动车最重要的三电技术,还是领先于传统车企的高度智能,又或者超级充电站的全面布局,这都是用户选择 Model 3 除了它真的很酷之外的理由。
3.同价位最棒的性能
在美国,一台 Model 3 的定价可以买到什么车型呢?
Model 3 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在美国的定价分别是:$54,000 和 $65,000。
Model 3 美国官网售价截图
宝马 3 系是饱经市场验证的性能车。
宝马 3 系美国官网售价截图
须知宝马 3 系在美国的售价为:$34,900 ~ $50,950,宝马 M3 的售价则是:$66,500,也就是说在同价位可以买到宝马 340i 乃至于宝马 M3 的市场中,大多数用户依旧选择了 Model 3。
宝马 M3 美国官网售价截图
我们从图上可以看到,在性能车视为基准的零百公里加速上,Model 3 的高性能版已远在宝马 M3 之上,国外媒体试驾后关于 Model 3 的操控也是有口皆碑,更毋庸说智能化的对比。
另一方面是在电动车最大难关里程焦虑的问题上,Model 3(长续航版和高性能版)在 EPA 工况(接近日常使用)下的续航里程已达到 499km,配合特斯拉布局的超级充电桩已大大解决里程焦虑的问题。
我们看回中国,宝马 M3 在国内的售价高达 89.89 万元 ~ 108.89 万元,而 Model 3 高性能版这次价格调整完成后的售价为 59.5 万元。
明明在美国同等价位的车型,在国内却达到了近 2 倍的价差,这点上我们可以看到特斯拉直营模式相比传统经销商模式的巨大优势,也可以通过简单计算得知特斯拉从美国运到国内完全没有提高利润点,甚至这次的调价完全倒补了利润点。
最新的中国定价已达到 15% 关税的计算水平
美国人在宝马 M3 与特斯拉 Model 3 高性能版同等价位的情况用销量投票,选择了 Model 3,在国内的进口车价差之下,说 Model 3 最高性价比真是一点都不为过了。
还会更便宜吗?
短期内不会。
依旧是 40% 关税的背景下,我们看到的是特斯拉中国让出利润,推进了整整一年的时间进度。
为什么说是一年呢?
特斯拉中国原本计划 2019 年在国内量产 Model 3,需要知道的是 2019 年可以在国内实现量产的原因并不是三号工厂(Gigafactory 3)的极速落成,而是在自贸区内会有一条先行落成的 Model 3 总装线,总装线上生产出的 Model 3 依然需要支付 15%(按当前法规)的关税。按这样的算法,即使到了 1 年后,Model 3 的价格依然会是今日售价的水平。
特斯拉三号工厂定址上海临港
若要等到三厂量产,那国产的售价的确会比现在更便宜一些,但起码也是 2 年后,况且作为特斯拉海外首家制造工厂,从零开始的供应链搭建、产能的爬坡、质量的改善都是客观存在的。
而被人们津津乐道的售价在 $35,000 的基准款短续航版 Model 3,至今在美国也还未交付。在美国本土极大需求量的前提下,国内引入进口还有太长的一段等待时间。
综上,在两年的时间维度内,今天的 Model 3 已站到一个合理的价位上。
成为第一批车主
40% 的关税让车和家创始人李想望而却步,但即便如此,在 42HOW 的 Model 3 社群里有数位用户,在上周直接以超过 85 万的落地价抢订了顶配 Model 3 性能版。
成为 Model 3 第一批车主的意义在哪里?
在普通消费者眼里,这是一台零百加速 3.5 秒、续航里程 499km、顶级设计水准的 B 级车。只有真正的行业人士,才能透过它的车身,看到它身上具备的:特斯拉史上精度最高的做工、全行业最高效的三电驱动总成、以及最高的集成化和智能化水平。
在多个技术维度,Model 3 都领先了行业一个代差。Model 3 车主买到的是一款完美满足通勤需求的出行工具,与此同时,他们还买到了技术的稀缺性、先普罗大众一步领略到了什么叫做「智能汽车」。
他们,是真正的极客。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42号车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