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注:本文来自 42 号社群成员 Jin38025,为特斯拉 Model 3 车主。
背景:本人 Model 3 车主,目前在美国。2016 年 3 月 31 日晚上第一批预定。从 2015 年开始研究特斯拉,特斯拉股票长线持有者。以下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请谨慎投资。
本文将分三个部分讲解为什么需要长线做多特斯拉。
1. 为什么特斯拉的车比其他车好
1.1 为什么电动车比汽油车好
1.1.1 电动车比汽油车安全
电动车由于先天的结构性优势(这里主要指特斯拉),没有在车头的发动机,导致车前部有很大的空间吸收冲击。再加上电池在底盘导致的低重心极大的降低了翻车的概率,以及底部的电池能在侧面撞击的时候吸收冲击减少驾驶舱的形变。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除了特斯拉的车企在安全方面基本上都停留在应试层面,也就是说他们的目标都是在安全测试中达到最高等级而不是最大程度保证人的安全。(https://zhuanlan.zhihu.com/p/34808141)之前有一些以人的安全为优化目标的公司如 SAAB 已经破产了,但是特斯拉由于一开始目标就是高端市场,再加上电动车的先天优势,把以人为本的原则保留的下来,可以说是汽车界的一股清流。
这里再次吐槽一下所谓的安全测试,安全测试有没有用?答案是肯定有用,但是局限性很大。比如目前普遍的正面撞击测试都是大约 60 km/h 的速度,实际上在最危险的高速上大家的速度都是 100km/h 以上,在 100 km/h 这个速度上基本所有的汽油车如果正面撞击都会把发动机挤进驾驶舱,后果就不用我说了。
于是测试机构觉得,既然大家都通过不了,这个测试不是白做了吗,咱们还是把速度降到一个有一部分车能通过的速度,具体高速上死不死人那就听天由命吧。
补充一下电池起火问题,请问大家见过汽油车撞击起火上新闻的吗?因为汽油车撞击之后起火的大概率事件。你觉得是油箱里的汽油容易起火还是你口袋的手机电池容易起火?有些资质不行的厂商生产的电动车容易起火说明不了电动车不安全,你让他们去造汽油车一样不安全。
1.1.2 电动车比汽油车省钱
首先电费比汽油便易,目前开 Model 3 的电费大概是我之前凯美瑞的 5 分之一( 8.9L/100km )。
其次由于电动车没有发动机,就不用换机油机滤。不用进气所以不用换空气过滤。没有变速箱所以不用换变速箱油。
最后,由于有动能回收所以刹车使用频率大大低于汽油车,我估计只有汽油车刹车的 5% 左右,所以刹车片和液体也不需要频繁更换,根据车主的反馈,刹车片可以坚持至少 25 万公里。(https://forums.tesla.com/forum/forums/brake-pad-replace-yet)
电动车需要保养的项目基本上只有前后轮胎互换,保养成本远远小于汽油车。维修费用也很低,电动车上活动的零件很少,能坏的也很少,动力系统厂商基本上都会提供长时间的质保,特斯拉 Model 3 提供 8 年 19 万公里动力系统质保。如果动力系统出了问题,更换的成本是 0,8 年后可以选择卖车或者延保。
二手车的售价特斯拉也高于同级别对手,汽油车动力系统由于磨损,到达一定里程之后基本上都需要报废,由于电动车的马达拥有更长的寿命。特斯拉 Model 3 电机设计寿命是 160 万公里。(https://insideevs.com/tesla-model-3-drive-gears-million-mile/)
电池方面我只有特斯拉的数据(https://electrek.co/2016/11/01/tesla-battery-degradation/),从众多车主的反应来讲,如果以 90% 的衰减为目标那么特斯拉至少可以跑 80 万公里。
这里需要补充的是,这个数据全是 Model S 早期车主,都是可以在超级充电站免费充电的,众所周知,快充对电池寿命有害。如果每天在家慢冲(比如我)的话预期寿命应该会大大超过这个数据的水平,基本上不用担心寿命问题。
初始售价比汽油车高的问题总有一天会解决,电车的成本一直在下降。而且目前同价位的汽油车无论是性能还是空间特斯拉都不输。
1.1.3 电动车比汽油车性能强
略
1.2 为什么特斯拉比其他电动车好
特斯拉是一家已经有 10 年历史的公司,自从 2012 年 Model S 生产开始就一直以高性能,高科技,以及安全性著称。特斯拉完全重新开始的设计电动车而不是像其他厂商一样给汽油车塞电池进去,这样设计出来的车有着众多优势。
1.2.1 重心
特斯拉双电机版本的车前后轮配重比都接近 50:50,而且由于特斯拉电池在底盘的原因呢,特斯拉的重心极低,达到了汽油车物理上不可能的程度,即使你水平对置发动机也达不到。
更加重要的是特斯拉的质量更加集中在两轮中间,不像汽油车很重的发动机在车头,这样的车一旦失控旋转动量更低,也就更容易重新控制,跑车都要中置发动机的原因就是这个。(https://www.reddit.com/r/teslamotors/comments/72icnp/the_secret_to_the_model_3s_handling/)
1.2.2 电池技术
特斯拉的电池也是完爆对手,无论是性能还是寿命安全性。这里需要强调的是,电动车的功率其实瓶颈不是发动机,因为高功率发动机很容易就能买得到,瓶颈在于电池系统的输出功率。
特斯拉车高性能的背后是特斯拉对于电池系统趋于完美的掌控。特斯拉的电池目前业内密度最大,容量最高( 100 kWh 只有特斯拉有),寿命最长,产量最多(远超行业内其他对手之和),最后竟然还是成本最低,真的是不让友商活命了。
1.2.3 超级充电站
很大程度上弥补了电动车能量补充慢的问题,远距离出行肯定不如加油站方便,但是电动车可以在家充电不用去加油站的优势也不能忽略。
2. 特斯拉这个公司为什么比其他公司好
2.1 软件
刚吹了这么多硬件,其实软件才是特斯拉优势最大的地方。
2.1.1 OTA
OTA有没有用?肯定有,节约了厂家软件召回的成本以及用户的时间。提供功能更新,比如最近的行车记录仪功能,本来摄像头是用来辅助驾驶的,新功能让它可以用来录像。当然这不是厂商把未完成的产品推向市场的原因。
特斯拉的软件质量还是不错的,少数死机情况只影响车载系统不影响驾驶,我从来没看到过新闻特斯拉行驶之中由于软件失控。
2.1.2 车载导航 Google 地图
完爆一切车载导航。
2.1.3 辅助驾驶
目前没有实现自动驾驶,但是特斯拉的优势有目共睹,我体验过其他品牌的车道保持和自适应巡航,完全不在一个档次上,虽然 5000 美元的价格有点贵,但是有他贵的道理。有一些丧心病狂的研究报告声称特斯拉是自动驾驶领域的倒数第一,我想说写这个东西的人非蠢即坏,估计不蠢。关于辅助驾驶的测试,这里不再赘述。
2.1.4 车联网
美国市场上能联网的车极少,而且需要每月付费 20-30 美元,特斯拉免费联网(有收费服务比如音乐),远程开空调。在国内可能不是优势,美国目前还没有竞争队手。
2.1.5 软件工程师文化
我有的朋友曾经在银行做软件开发,他告诉我,在银行里,搞软件开发的人在管理层眼中都是费用,不是资产。同理汽车行业里做软件的也是边缘人口,不被重视,特斯拉则不一样,老板就是做软件出身,软硬结合是重中之重。软件工程师被重视了,就能把产品向好的方向(更面向用户)引导。
2.2 产业结构
2.2.1 供应链垂直整合能力
刚才提到电池成本全行业最低,整车成本也由于高度集成化的原因远远低于市场预期。(https://electrek.co/2018/07/16/tesla-model-3-teardown-profitability/)
Munro & Associates拆解了一台 Model 3,他在视频里提到一个例子,特斯拉的防眩光后视镜成本只有 30 美元,原因就在于其控制系统被集成在了主板上,BMW i3 和雪佛兰 Bolt 的后视镜成本都超过 100 美元。
根据他的报告,一台 49,000 美元的长续航基础版(未加 5000 美元的辅助驾驶以及任何配置)可以达到 36% 的毛利率。根据 2018 的 3 季度财报,目前特斯拉实现 20% 毛利率,已经和奔驰相近。(http://financials.morningstar.com/ratios/r.html?t=DDAIF)随着产量继续上升工艺继续进步,达到 Munro 说的 36% 并非无稽之谈。
当人们第一次听说特斯拉要自己制造座椅的时候都笑话马斯克(https://www.reuters.com/article/us-tesla-seats/teslas-seat-strategy-goes-against-the-grain-for-now-idUSKBN1CV0DS),但他们并不知道垂直整合带来的成本以及供应链控制优势有多么巨大。
Space X 为什么能以其他公司 1/8 到 1/10 的价格发射火箭?因为航空产业需求量小,代工成本高,Space X 大部分零件自己生产,包括航天发动机。(https://www.fool.com/investing/2018/06/02/europe-complains-spacex-rocket-prices-are-too-chea.aspx)汽车产业虽然比较成熟,但是电动车的供应链代工成本还是很高。
为什么丰田集团有如此高的盈利能力?在销售额和大众差不多的情况下,利润和市值完爆大众?很大原因在于丰田旗下的各种零配件供应商,包括电装,爱信,丰田纺织等等(这些公司的利润并不计入丰田的报表)。
2.2.1 产业链利润
普通汽车厂商靠制造汽车赚钱,零件有供应商,销售有经销商,保养有第三方,加油有加油站。
特斯拉没有经销商是一个很大的优势,因为经销商需要有自己的利润,如果没有经销商就可以把这部分利润收入囊中。
大家买车的时候基本上都有被经销商忽悠的经历,例如不明码标价(在标价上折扣)、加价、强制加装配置。特斯拉完全直销的模式是前所未闻的,因为这需要大量资本建设经销网络。所有车型配置全部明码标价,让消费者完全没有被经销商坑害的危险。个人定制防止经销商卖给你不想要的配置。这些带给消费者的都是实实在在的好处。
有的人要问了,既然直销这么好,那么别的车厂为什么不也搞直销呢?
原因是因为大部分国家有法律保护经销商利益,如果车厂绕过经销商进行直销就是不遵守和经销商签订的代销协议。对于传统车厂唯一的解决方法是和所有经销商谈判,让他们都同意退出经销协议,但这显然不可能。特斯拉由于从来都没有过经销商,所以不用被这个法律限制。
不得不佩服马斯克的远见,用一些初始投资解决了经销商这个大问题。
特斯拉还有自己的充电网络,目前肯定是亏损的,但是以后说不定可以像自营加油站一样带来收入以及利润。
特斯拉还有家用储能电池,以及太阳能屋顶产品。美国由于地广人稀很多家庭都是没有链接电网的,用自己的发电机,特斯拉的能源产品有很大的潜力,你甚至可以在家用特斯拉的太阳能,通过家用储能电池给自己的特斯拉充电。可以说特斯拉在汽车整个周期,无论是生产、销售还是能源都有盈利的潜力,整个产业链的利润都被特斯拉一家公司掌握在手里。
2.3 人才
2.3.1 CEO
人没有梦想和咸鱼有什么区别?天才从来不是每个人都认可的,强如乔布斯也曾被一群目光短浅之人踢出公司。特斯拉股东都明白,马斯克才是特斯拉真正的核心竞争力。
2.3.2 被马斯克吸引的人才
特斯拉在行业里薪资水平较低,靠的就是马斯克强大的吸引力。谷歌、Facebook 靠高薪高福利吸引人才,特斯拉只要靠着马斯克这个金字招牌就可以低成本吸引人才。
2.4 粉丝
每个公司做梦都想要的就是一群无脑掏钱的脑残粉,法拉利有个车迷俱乐部,绝大部分都买不起法拉利,但是有着这些粉丝,说不定哪天就有钱了买一辆。
特斯拉的粉丝数量庞大,目前 @Teslatwitter 的粉丝有 305 万,奔驰有 304 万,看上去差不多,但是 Elon Musk 有 2330 万粉,你猜奔驰的 CEO 有几个粉?答案是根本没有 twitter 账户,而且你估计根本不知道奔驰的 CEO 是谁。特斯拉在 Reddit(美国贴吧)上也是关注最多最活跃的汽车品牌。
3. 潜在的利好
3.1 Model Y 发布
目前中美汽车市场都是 SUV 大于轿车,Model Y 作为新一代廉价 SUV,它的需求量是一定大于 Model 3 的,到时候 SUV 市场又将是一场大屠杀,就像 Model 3 在轿车市场一样。(https://cleantechnica.com/2018/10/03/yep-tesla-gobbles-usa-luxury-car-market-8-charts-graphs/)
3.2 数量巨大的潜在消费者
你在美国的大学/高中/初中/小学采访一下,问大家是要奔驰还是特斯拉,我目前问过 6 个人,全告诉我特斯拉。我们邻居家小孩上小学,他爸开奔驰的,有一天告诉他爸:那个叔叔(我)家的车( Model 3 )好。
试想 10 年后这些人有了消费能力,即使到时候奔驰有了和特斯拉不相上下的产品(我觉得不可能),他们会选择奔驰吗?
3.3 竞争对手跳票
我向大家保证保时捷的电动车半年内交货不了,到现在连个交货时间都没有,即使有了也一定会很跳票。奥迪的 e-tron 最近也跳票了。(https://www.cnet.com/roadshow/news/audi-e-tron-delayed-four-weeks-software-bug/)
这些竞争对手离特斯拉的距离实在太远,还停留在造一辆亏一辆的阶段,大概也就是特斯拉 2013 年的水平,甚至还不如。Model 3 更是一骑绝尘,在售价、性能、效率、出货量、利润等方面都碾压所有对手。
能挑战 Model 3 的车现在连概念都没有发布,完全不存在,可以说 4-5 年之内(一辆车的开发周期),特斯拉根本受不到严肃的挑战。
3.4 提供 Model 3 租赁
目前在美国市场卖的 Model 3 都是全款交付的,特斯拉官方不提供贷款或者租赁,如果需要贷款可以自己找银行,自己在银行贷款其实是一项相当繁琐的过程,美国大部分车厂都有店内贷款并且补贴利率。目前美国豪华车的形势是大部分新车都是租赁而不是购买的。(https://www.edmunds.com/about/press/automotive-lease-volume-reaches-record-high-in-2016-according-to-new-edmunds-report.html)
奔驰为例,超过 50% 新车都是租赁的。可以确定的是一旦特斯拉提供店内贷款或者租赁,那么销售量一定会继续上升。有些人说一旦之前积累的订单消化完毕特斯拉销量就不行了是一个伪命题,因为特斯拉还在压制销量以为产能不足。
3.5 Model 3 发货欧洲市场
欧洲中型豪华车市场是美国的两倍,白左比美国的更左。
3.6 美国电动车退税政策可能的改变
目前特斯拉的联邦政府 7500 美元退税将于 2019 年 1 月 1 日开始淡出,并于 2020 年 1 月 1 日结束。特斯拉和通用将是两家最先淡出的公司,因为美国的法律是每家公司美国销量达到 20 万辆的时候开始淡出。
讽刺的是,到时候两家美国公司的税收补贴没有了,一堆外国公司的还有,外国公司竟然在美国本土对美国公司有了退税上的优势,这简直太可笑,不符合特朗普政府的利益。无论是退税延长还是大家一起取消都是对于特斯拉的利好。
收尾
本文写于特斯拉发布 2018 三季度财报发布后,我全篇没有提及其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 3 亿美元季度利润,因为一个季度的利润完全不重要。特斯拉如果停止继续投资早就可以发布带利润的财报,因为 Model S 和 X 一直都是赚钱的,有没有财报上的利润根本不影响长线看多的结论。
以目前的利润,特斯拉市盈率只有 25,但是收入增长率超过 100%,在华尔街看来肯定是严重低估。我虽然不同意华尔街给公司估值的方法,但是特斯拉严重低估我同意。
本文也没有提到环保,因为特斯拉并不需要环保作为投资的加分项。我同意马斯克在接受采访时的观点(就是吸大麻的那次),继续排放温室气体会不会毁灭地球谁也不能保证,但是这是一项危险的实验。当然也有因为特斯拉环保所以购买的人,但是这不是我购买的主要目的。
本文也没有提及驾驶层面上特斯拉的优势,因为驾驶每个人喜好不同,特斯拉加速太快转向太准有的人反而不喜欢。
当时马斯克宣布私有化我直接加了一倍的仓,原因是害怕以后没有机会再买到这个公司的股票,一旦私有化就只有机构投资者能买了。当然由于最后没有成功导致浮亏的很多,但是长期投资的方向不变。
我同意马斯克私有化的理由,特斯拉的员工太多地受到了空头做空导致股价波动的影响。但是我也对特斯拉没有私有化感到高兴,因为股票市场上又多了一只有趣的股票。
总结:特斯拉在技术,产品,供应链,人才,未来,产业结构以及领导层都有着对手们无法接近的优势,很难找到一只比特斯拉还适合长线做多的股票。
附上香橼(著名做空机构)从空到多的研究报告,我认为我这个报告完爆他们,因为真正的秘密他们是不会公开的。
(https://citronresearch.com/wp-content/uploads/2018/10/Citron-reverses-opinion-on-Tesla-too-compelling-to-ignore.pdf)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42号车库 ):为什么要长线做多特斯拉?| 42Grou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