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DEL 3 EMERGENCY RESPONSE GUIDE》发布了,与之前electrek.co发布的一些信息可以做一些比对。有些内容值得我们记录一下。
1)整体布置
第一下看图,以为看错了,DCDC和充电机去哪里了?
从侧面看更明显,主要是对比高压存在的区间和定义的事故不可切割区域。
这两个部件去哪里了呢?仔细看,可以发现整个电池系统的输入变成了一个头
这根是单拉出的,交直流一体的方案。在这种线束输入布置下,充电机就给吞到电池系统里面去了,成了电池上面的Service Panel的一部分。
整个高压系统现在都是围绕着电池系统来布,重新配置之后,把降本的设计方向集中在了内部走线的方法上,前期给电池足够大的包络,给电池系统更大的空间。
A)电池正面
电池正面就侧边一个输入口,作为交流/直流的输入
输出全部放在了下面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也可以理解这一头主正主负都在,比之前的布置要直接了当多了。采用长模组对接。
这个模组形式是不是借鉴之前储能系统的设计,很值得考虑,进一步拉长了
等后面做BMS专题,我们整理下Tesla的BMU和CMU的演进过程
B)电池背面
电池背面全部是放电部分,分为后驱放电部分,前驱放电部分(预留),HVAC部分。
C)内部的配电盒
这个配电盒,其实挺系统的,包含大部分的高压接口、DCDC、ACDC还有高压诊断盒管控单元。整车的熔丝考虑,也都在里面了。这个Service Panel有个挺大的优点,未来可以演变成一个独立的维修空间
- 整车可以考虑不下电池怎么接入这个维修区
- 下电池之后,不对整体开盖,而在这个区域进行处理
- 这个区域与主区域的隔离管控可以进行演进
这个整个设计,基本是围绕电池+电驱动+其他HVAC系统来的,以后只有三个主力部门了。
题外话,这个电池模组的设计,和之前挺多出镜的储能电池盒子有点像,Tesla这次把Model3和之前的储能业务是大大的联系起来了。这个套路,可能也是想把电池系统做成真正一个独立的产品。
除开这个模组还是上代的,里面把ACDC和DCDC的加入,这个就是一个独立的系统,可以真正做到对整个车辆的电池系统与非车载的储能系统相对平顺的切换,做这个核心关键在上头的Service Panel上面
小结:我对Tesla的系统工程师们所做的创意,还是挺倾佩的。一切围绕电池储能和电驱动两个大中心来走,我觉得我的知识背景还是符合未来的发展需求的^_^,革新在细节,细节在工程师们!
原文始发于微信公众号( 汽车电子设计 ):浅谈Tesla Model 3的集成电池系统